帮你快速找医生

肘关节活动受限,怎么办?

2019年10月23日 9785人阅读

肘关节是连接大臂和小臂的关节,也就是俗称的“胳膊肘”,肘关节不是一个关节,而是包括了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上尺桡关节三个关节,所以,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肱骨、尺骨、桡骨和肘部的关节囊以及周围的韧带组成。

肘关节的生理活动包括屈伸和旋转,屈伸就是伸直胳膊和弯曲胳膊,旋转是小臂的旋前和旋后,用来控制手心朝下和朝上。正常的功能范围在屈曲135°到150°,旋前或旋后80°到90°,超伸10°到15°,超伸是生理外翻角,又叫携物角,提重物时会比较明显,可以让身体与重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肘部的功能范围正常才能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娱乐、工作需求,比如平时接听手机需要最大的屈肘动作,去KTV唱歌拿麦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屈肘动作,每天在办公使用鼠标和键盘、每天吃饭用筷子夹菜都要做前臂旋前才能完成,洗脸时前臂旋后才能手心向上做擦脸动作等等。

曾有研究报道,肘关节活动范围受限50%,整个上肢功能丧失80%,可见肘关节在人类充分发挥上肢活动中的作用,一旦肘关节活动受限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很深,直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肘关节活动受限一般是创伤性肘关节活动受限退行性肘关节活动受限两种情况。创伤性肘关节活动受限临床上比较多见,在肘关节损伤或关节内及关节外骨折手术后,由于创伤或创伤后不恰当的治疗引起。比如肘关节外伤后固定超过三周,很容易发生关节僵硬,产生肘关节活动受限。

另外,创伤后的肘关节非常容易发生创伤性骨肌炎,就是在肌肉等软组织中沉积钙盐而长成骨头,关节软组织变成“骨头”,其活动度自然受限。

归纳起来,软组织挛缩、异位骨化、关节内外畸形愈合、骨不连以及关节软骨缺损等多种因素是引发创伤性肘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

退行性肘关节活动受限多因为肘关节的过度使用和磨损,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体育活动令肘关节超负荷运转。就像一部机器的重要零件出现严重磨损,要么换一个新的零件,要么减少磨损零件的使用率。

怎么办?

肘关节活动受限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应考虑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方法,针对肘关节的活动度和周围肌肉力量训练。要在确定病因的情况下采用相应的功能锻炼治疗,不能盲目进行手法治疗,避免加重病情。

一、肘关节周围肌肉群牵伸锻炼

1.肘关节屈曲功能锻炼

若有明显疼痛出现应暂停练习,待疼痛消失组织适应后再加大训练。

2.肘关节伸直功能锻炼

肘关节伸直功能锻炼能帮助肘关节前方软组织的伸展,练习时应以低负荷,长时间持续训练为原则,避免突然用力。

3.肘关节前臂旋前锻炼

在早期康复阶段比较容易被忽视,患者借助手中重物的重力持续缓慢向内侧牵引倾倒。

4.肘关节前臂旋后锻炼

动作与旋前锻炼相似,只是方向相反。

二、解决关节粘连——肘关节松动术

1.分离牵引—增加屈肘前臂旋后位

患者仰卧位,前臂垂直平面90°,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大臂,一手握住前臂和手腕,上方手侧推桡骨,下方手固定肘关节。

2.长轴牵引—增加曲肘前臂旋前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前臂旋后。治疗师内侧手固定肱骨远端位置,外侧手沿桡骨前轴向远端牵拉。

3.侧方滑动—增加肱尺关节的侧方活动前臂旋后

患者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治疗师一手托住肘关节位置,一手握住前臂远端位置。固定前臂远端,进行侧方滑动。

4.屈肘摆动—增加肘关节的屈曲角度

患者取仰卧位,前臂旋前屈肘。治疗师一手放在患者肘窝处固定,另一手握住前臂远端位置,将前臂稍作长轴牵引后再屈曲肘关节。

5.伸肘摆动—增加伸肘活动前臂旋后

患者仰卧位,前臂旋后。治疗师坐于患侧,上方手放在肘窝,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尺侧。上方手固定,下方手在伸肘活动受限的终点摆动。

6.前臂转动—增加前臂旋转角度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前臂屈肘90°,垂直于平面。治疗师在患侧一手放在肱骨远端固定肱骨,一手握住前臂远端腕关节处,将前臂旋前或旋后,如下图A为旋前,B为旋后。

7.前后向滑动—增加前臂旋前,伸肘前臂旋后

患者取坐位,前臂旋后伸肘。治疗师双手分别握住桡骨和尺骨近端,拇指在上,四指在下。一手固定尺骨,一手向背侧推动桡骨。

8.后前向滑动—增加前臂旋后角度

患者取仰卧位,前臂中立位稍屈肘。治疗师面向病人而坐,上方手拇指放在桡骨小头处,四指放在肘窝,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和腕部。上方手向掌侧推桡骨小头。

肘关节的功能练习有很多,不止于以上举例,还有针对肌力的练习,关节稳定性的练习等。经过康复功能锻炼治疗力争使肘关节功能范围恢复到主动屈曲大于130°,主动伸直受限小于40°,主动旋后大于60°,主动旋前大于60°,期间可以配合中药烫洗,按摩,理疗等。

如果经过康复性功能锻炼后1年,仍不能恢复肘关节功能范围,可能要考虑进行手术松解术,来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但手术治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能不手术尽量不手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