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27岁孤儿,重度脊柱侧弯,手术前该找谁签字?

2020年12月24日 88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 

我叫罗**,27岁,被诊断出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侧弯侧凸120度,后凸角度143度。
我是一个孤儿,从小失去了父母,跟着同父异母的哥哥生活,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脊柱侧弯畸形,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一直未去医院治疗。因为驼背,身体矮小,从小到大经常受到小伙伴们的欺负、嘲笑,甚至殴打,我无法想象当初的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二)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再以及我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畏惧,读到初中我就辍学了,小小年纪就外出打工,但因为年龄小,身体矮小又有残疾,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选一些对身体条件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工作,譬如饭店里面的洗碗工,仓库里面的仓管员等等。虽然生活艰难,但能够自食其力,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大安慰了。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背上的驼越来越大了,自我感觉活动耐受力也越来越差了,为了活下去,我开始查询这方面的专家和医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杨军林教授团队。为了治疗,我从浙江(当时在浙江打工)赶往广州,不想放弃一点希望。

(三)
杨教授看了我的情况,因为情况比较严重,没有办法直接手术,需要进行牵引,且总体费用估计需要二十万。可是对于我来说,这样的高额费用怎么担得起。 了解到情况的杨教授建议我去申请新苗基金,可以适当的缓解治疗费用。

但是经过了解,前期牵引也需要几万块钱的费用。因此,我开始为积攒治疗费而努力着。就这样过去了五年,在这五年里,为了存钱,各种工作、零工、外快都不放过,没有打工时也选择在街头唱歌赚取些许治疗费。




(四)
2017年,我终于存够了十万块钱,我再次来到杨教授的门诊,但是他发现我的情况更严重了,需要尽快的住院牵引,但是我攒的钱根本不够手术费用,杨教授让我不要考虑那么多,先治疗,至于手术的费用他会帮我想办法。 

那一刻,我无比感动,更加满怀感恩,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好的医生的。

(五)
在新苗牵引治疗基地进行十一个月的牵引,各项指标终于达到了手术标准,我可以准备进行手术。然而一个问题让我陷入愁苦,手术前需要直系亲属签字,可是早已失去父母的我,该找谁帮我签名。 

后来,新苗公益团队杨靖凡医生说,他愿意帮我签字。 那一刻,我仿佛是一个走失的孩子,终于找到了亲人。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签字不仅仅是签个名字那么简单,更是一份责任,一份承担,一份不可知的风险。



(六)

2018年10月11日,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奋战,我手术成功了,翻越了压在我身上二十多年的那座大山重获新生了。新苗公益团队帮我解决了内固定材料费,此外还联系了公益机构帮我解决了其他费用,总共资助了我24万2千元。 

感谢杨教授、杨医生和新苗团队给我的第二次生命;感谢杨教授伸出援手,让我拥有继续活下去的权利;新苗团队对我的帮助,我没齿难忘。


 



(七)
手术出院后,我的手机上依旧保存着治疗过程中的每一张照片,这段治疗过程不是痛苦的,有感动、感激和感恩。 新苗团队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如果没有杨教授、没有新苗基金的帮助,恐怕没有办法“挺直腰板”。



新苗团队走过了十年的光阴,帮助了280多名贫困患者圆梦,很幸运我成为其中的一位。 

为了帮助更多的侧弯患者,今年新苗公益进行了侧弯资助大升级,无论是从申请条件、还是资助标准都有所优化升级。所以,依旧在痛苦中挣扎的脊柱侧弯贫困患者们,都可以联系新苗公益团队申请资助。

未来很美好,让我们抬头挺胸,微笑面对这个世界!


罗**

2020年3月19日




※患者病例信息:

 

罗**,男,27岁,诊断:重度脊柱侧后凸。
术前侧凸Cobb角120°,后凸Cobb角143°,顶椎T8/9;行头盆环牵引11月余。

2018.10.11 行T1-L4椎弓根螺钉+ T8,9 经间盘截骨+胸廓成型+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