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循证治疗

2016年10月06日 1178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中国老年人群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疾病,发病突然,视功能损害严重。遵循国际推荐的循证医学证据,按照规范的诊疗流程,可以达到改善视功能的目的。治疗措施包括:激素冲击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神经营养治疗、抗凝治疗。

       针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水肿),判断临床征象是否典型。如果临床征象不典型,如年龄小于40岁、双眼同时发作等,需要排除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等情况。如果临床征象典型,则需要排除巨细胞动脉炎,实验室指标为血沉、C反应蛋白。

       如果排除巨细胞动脉炎,确诊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需要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措施包括:激素冲击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神经营养治疗、抗凝治疗。

       目前的研究证实,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是筋膜间隔综合征,即视盘循环功能障碍,导致视盘水肿,压迫而造成视神经的筋膜间隔综合征,阻断轴浆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

       急性发作期,即发病2周内且视盘水肿,应当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推荐方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同时,建议给予强效扩血管和改善微循环治疗。

       慢性恢复期,即发病超过1月视盘水肿消退,可以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推荐方案:胞磷胆碱 1600 mg/d, 120d。

       健康眼高危视盘者(小杯盘比≤0.1),且存在血管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应当给予抗凝剂预防健康眼的再发作,推荐方案:阿司匹林 100 mg/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