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非特异性腰痛的运动医学康复

2017年11月15日 1007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非特异性腰痛是指没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也没有明确病因的一类腰痛的总称。临床上常见的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等多种慢性腰部病变所致的腰痛都可称之为非特异性腰痛。

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至少会出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腰痛,其中80%以上的腰痛都是非特异性腰痛。非特异性腰痛容易导致腰部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可以把非特异性腰痛按照特点分类,这样方便把患者分类,提供高效的康复方案!不过地域不同分类方法也有所不同,差异最大的应该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结构症状分类,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有效治疗方案分类。分类特点各有千秋,但有效治疗方案分类显然更容易帮助新手治疗师和大众学会非特异性腰痛的康复治疗。

非特性腰痛治疗效果亚分组

分组依据

主要依据最佳治疗效果来分。但是评估诊断还是根据病情特点和诊断性治疗来确定:

值得一说的是,随着治疗康复过程和病情变化,分组也可能变化!通常早期是方向性重复运动最有效,一段时间后稳定训练最有效!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变成主要矛盾!

我们说80%的腰痛患者适合生物力学疗法,也就是本文说的方向性重复运动。

现在我们重点介绍方向性重复运动!!!

那么,哪些人不能做方向性重复运动呢?

禁忌症

当然是否适合这种疗法需要进行测试,测试流程如下:

第一步:腰椎灵活性测试

包括后伸、前屈、侧屈,每个方向各做一次。观察是否出现疼痛,以及活动范围大小,建立一个基准水平,为后期运动康复效果对比做准备。

第二步:重复运动测试

从在灵活性测试中出现疼痛的运动方向上开始,先从小幅度运动开始再到全关节范围运动,急性疼痛重复5次,慢性疼痛重复10次。

测试观察3方面:ROM增大/减小 VAS疼痛加重/减轻 疼痛中心化/周围化。

中心化:疼痛范围变小,或疼痛放射距离缩短,向脊柱靠拢;

周围化:疼痛范围扩大,疼痛放射范围扩大,向腿部放射距离延长。

重复运动测试,包括几个方向以及组合的测试,测试流程如下:

1.站立位伸展

2.俯卧位伸展:

-髋部开放(骨盆向疼痛侧侧移)

3.站立位侧屈/靠墙滑移

4.站立位靠墙滑移伸展

5.站立位屈曲

6.仰卧位屈曲

7.仰卧位旋转

一般前2-3次可能伴随疼痛,甚至稍加重,但是疼痛范围不会扩大,没有窜麻的感觉。3次以后疼痛减轻或慢慢消失,活动范围增加,都提示测试结果阳性,也就是适合此方向的重复运动。

如果出现疼痛中心化,即便疼痛程度没有变化,也要进一步进行重复测试,观察疼痛是否减轻。但是如果疼痛加剧,活动范围减小,周围化,说明运动训练要避免此类运动。

80%的患者在腰椎伸展时疼痛减轻或中心化,如果疼痛没有明显改善,多半试试侧屈会有效果。如果依然无效,建议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可以按照以上顺序进行更多的测试,非专业人士建议咨询医生或康复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