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高智商人士更易老年痴呆?

2018年08月09日 81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今年921日是第22世界老年痴呆日。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据估算,国内目前约有800万至10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有3000万此类患者。目前我国老年痴呆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少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就已出现记忆力、思维能力明显下降等老年痴呆症状,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尤以教授、高工为甚。老年痴呆真的更“青睐”高智商人群吗?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尹又副主任医师表示,这是一种误读。人们之所以认为高智商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与其较高知名度有一定关系。此外,高智商人士往往从事脑力工作,但年轻时因脑力过度透支而造成的失眠、焦虑等,也会增加日后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尹又

 

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日后或引发老年痴呆

如今晚睡在年轻人中是普遍现象,熬夜也似乎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他们往往意识到该睡觉了,但就是“舍不得”睡,再刷刷朋友圈,打打游戏,逛逛微博,总得道半夜两三点才恋恋不舍地进入梦乡。虽然第二天起床时无不对昨天熬夜感到追悔莫及,但晚上却依然将熬夜进行到底。

尹又对此指出,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体内有害物质积聚。“一般而言,睡眠少于7小时,大脑就会开始释放有害物质。当睡眠不足6小时,有害物质将成倍增长。长期如此,将为日后患上老年痴呆埋下隐患。”

不少上班族因为平时工作忙,通常选择在周末偿还“睡眠债”,这是否有用呢?尹又表示,即使用几晚的充足睡眠来恢复体力,熬夜的有害影响依然存在。“很多人在周末补觉后,反而感觉人更累了,凡事都提不起兴趣,这其实就是超出个人承受极限的表现。”尹又建议,晚睡、熬夜应量力而行,一旦发觉熬夜的影响超出了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都应改变生活作息。

 

家人关怀可延缓老年痴呆症进程

根据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记忆障碍专病门诊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老年痴呆症的日益关注,老年痴呆症的就诊率增加了2-3倍。然而,在患者的居家护理方面仍存在些许误区。

部分人对于老年痴呆症所表现的临床症状表示不能理解,而忽视对老人的关心和理解。在病人家属中,常有这样的误解,觉得让老人吃饱喝足就行。然而,尹又强调,亲人的关怀和陪伴,才是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良药。他解释说道,退休离群或丧偶者由于长期情绪抑郁、不参与社交活动、缺乏体力和脑力活动等因素,患上老年痴呆症几率十分高。那些不与儿女同住的老年人,由于缺乏情感上的支持,一旦患病后病情恶化也更快。因此,尹又建议,老人应尽量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照顾痴呆老人对家人而言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一些身心俱疲的家属为照顾家中痴呆老人而患上焦虑、抑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尹又表示,对于家属来说,首先要照顾好自己,保证良好睡眠,同时多多关注老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多培养老人一些兴趣爱好,或经常陪老人出去走走,这也是一种压抑后的解脱。而在疾病早期,家人需严格叮嘱老人按时服药,可有助延缓疾病进程。

 

判断老年痴呆倾向,画个钟试试

据了解,老年痴呆症起初症状并不明显,通常以健忘、情绪和人格改变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大症状明显加重。而周围人却将老人的怪异、反常行为误认为老年人年纪大、脑子不好使等缘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延误了病情。如何才能及时发现家里老人有老年痴呆的倾向?

尹又介绍,测试老人是否痴呆,国际上通用“画钟”法,即要求受检人在白纸上独立画出一个钟,并标出指定的时间,例如,910分。具体计分为:(1)画出闭锁的圆,1;(2)将数字安置在表盘的正确位置,1;(3)按顺序将表盘上12个数字填写正确,1;(4)将指针安置在正确的位置(指针上是否有箭头,分针是否比时针长等)1分。画钟试验得4分为正常,3分为基本正常或轻度痴呆,2分多为中度痴呆,2分以下则已经到重度痴呆。

尹又解释道,老年痴呆症所出现的记忆力减退与老年人一般健忘有一定区别。老年痴呆早期多伴有空间结构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减退,因此通过画钟测试就可判断老人空间结构功能和执行功能是否减退,对于及时发现老年痴呆倾向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