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乳腺癌的pTNM分期

2018年07月27日 99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pT—原发肿瘤

病理学分期需进行原发癌灶的病理检查,标本切缘应无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如只在镜下观察到切缘存在肿瘤组织,可进行pT分级。进行病理学分期时肿瘤大小应依据浸润病灶的测量值。如果存在较大的原位癌病灶(如4cm)和小的浸润病灶(如0.5cm),肿瘤应属于pT1a

pTX原发肿瘤不能被评估(如已切除)山东省肿瘤医院呼吸肿瘤内科张品良

pT0 原发肿瘤未查出

pTis 原位癌

pTis(DCIS) 导管原位癌

pTis(LCIS)小叶原位癌

pTis(Paget)不伴肿瘤的乳头Paget病(伴有肿瘤的乳头Paget病应根据肿瘤大小分期)

p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pT1mic 微浸润灶1最大直径≤0.1cma

pT1a 肿瘤最大直径>0.1cm 但≤0.5cm

pT1b 肿瘤最大直径>0.5cm但≤1cm

pT1c 肿瘤最大直径>1cm但≤2cm

pT2 肿瘤最大直径>2cm但≤5cm

pT3 肿瘤最大直径>5cm

pT4 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包括肋骨、肋间肌和前锯肌,但不包括胸肌)或皮肤

pT4a 肿瘤侵犯胸壁

pT4b 患侧乳房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改变)、溃烂,或卫星结节

pT4c 兼有T4a和T4b的表现

pT4d 炎性癌2

注:

1. 微浸润是指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邻近组织,形成局部病灶最大直径≤0.1cm。当形成多个局部病灶时,根据最大病灶的直径大小进行分期。多灶性微浸润应注意是否伴有多发较大的浸润性癌。

2. 乳腺炎性癌的特征是弥漫性皮肤发硬,边缘类似丹毒,通常其下方不伴肿块。如果炎性癌(T4d)皮肤活检结果阴性并且局部无可测量的原发性癌存在,病理分级应归为pTX类。除T4b和T4d外,T1、T2、T3类肿瘤存在皮肤凹陷、乳头内陷或其他皮肤改变,不影响其分类。

pN—区域淋巴结

p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手术未包括该部位或以前已被切除)

p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pN1mi  微转移( 最大直径>0.2mm,但<2mm)

pN1   1-3个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或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临床上未发现**

pN1a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1个最大直径>2mm

pN1b  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但临床上未发现**

pN1c  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但临床上未发现**

pN2  4-9个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患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pN2a  4-9个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1个>2mm

pN2b  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pN3   10个或10个以上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表现有患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1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伴无临床表现的镜下内乳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3a  10个或10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至少1个>2mm)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pN3b  临床上发现*患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并伴1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腋窝淋巴结转移,伴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镜下内乳淋巴结临床上未发现**的微小转移

pN3c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注:

1.“临床上发现*”指影像学检查(淋巴结闪烁扫描除外)或临床体检异常。“临床上未发现**”指影像学检查(淋巴结闪烁扫描除外)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

2.区域淋巴结只有游离的肿瘤细胞(ITC)属 pN0 ;ITC是指单个的肿瘤细胞或小的细胞簇(最大直径不超过0.2mm),通常由免疫组化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到,但也可通过HE 染色观察证实。ITC通常不表现典型的肿瘤转移活性(如增殖或间质反应)。

3.无临床表现是指体格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不能检测出(除外放射性核素淋巴结显像)

4.有临床表现是指体格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检测出(除外放射性核素淋巴结显像)或肉眼检查可见。

pM—远处转移

pM分期与M分期标准相同

pMX —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pM0 — 无远处转移

pM1 — 发生远处转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