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虫咬皮炎

2017年05月27日 1142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虫咬皮炎又可称“丘疹性荨麻疹”,现今几乎都认为其发病与昆虫叮咬有关,是由节肢动物类叮咬引起的外因性变态反应。
    当患者被节肢动物,当臭虫、跳蚤、蚊子、蠕虫类等叮咬时,该昆虫唾液可注入皮肤内,若被叮咬者具有过敏素质倾向,通过几天数次叮咬之后则可致病。多数学者认为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由于昆虫种类的不同和不同患者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
    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童,夏秋多见。有时一家数个儿童同时发病。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丘疹,性质坚硬,顶端常有疱,搔破后结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经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消退后仍恢复原形。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损害数目不定,分批出现,散在发生或少数簇集,常伴有胃肠障碍,少数患者有时亦会出现水疱表现。病程长短不一,一般1周左右多自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但新的皮疹又可陆续出现,因而新旧皮损同时可见,至天气转凉后逐渐痊愈,但次年常又发生。
  注意勤换衣服、床单,凉席、被褥等贴身物品要常常清洗曝晒。居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整洁,避免潮湿。要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地做些运动以增强体质,外出旅游最好穿上长裤,以防下肢被虫咬伤。倘若不慎被蚊虫叮咬,应避免搔抓,因为这样会造成继发感染或局部淋巴结肿大。被蚊虫叮咬后,较轻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荷酚液外搽咬伤部位,瘙痒严重者可内服抗组织胺药物。
病情严重者应到专科医院就诊,免得延误病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