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兰州市区小学及初中学生弱视调查及分析报告

2018年07月23日 491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兰州市区小学及初中学生弱视调查及分析报告

李惠荣  薛尚才  周卫玲

 

摘要 目的 了解兰州市区小学及中学生的弱视发病情况,分析弱视的发病原因及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兰州市区5所小学及5所中学的初中生共计12361名进行视力普查,对矫正视力达不到0.8者进行验光矫正,对异常视力者进行视力损害原因分析,确定弱视发病者并分析发病原因。结果 兰州市区12361名小学及中学生弱视发病人数为445(512眼),发病率为3.6%,引起弱视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屈光不正227例,占51.01 %;斜视89例,占20.00%;屈光参差64例,占14.39%;形觉剥夺34例,占7.64%;其它31例,占6.96%。结论 兰州市区的弱视发病率较全国平水平偏高,屈光不正及斜视是弱视的主要原因。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薛尚才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弱视    调查

【Abstract】 Objective Of Lanzhou amblyopia incidenc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alysis of causes of amblyopia and distribution.Methods Select five primary and five secondary schools in Lanzhou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a total of 12,361 for vision screening.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of less than 0.8, the refraction correction, Abnormal visual acuity, visual impairment cause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of amblyopia and analyze the causes.Results Lanzhou city 12 361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mblyopia incidence of 445 (512), Incidence rate of 3.6 percent, and cause amblyopia main causes of morbidity for 227 cases of refractive errors, accounting for 51.01%; strabismus of 89 cases, accounting for 20.00%; 64 cases of anisometropia, accounting for 14.39%; form deprivation of the 34 cases, accounting for 7.64%; the other 31 cases, accounting for 6.96%.Conclusion Lanzhou amblyopia incidence rate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high levels of refractive error and strabismus is the main cause of amblyopia.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Amblyopia   Survey

弱视是儿童眼科的常见病。屈光不正及斜视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随着近视发病率的增加及发病年龄的降低,我们从临床上感觉到兰州地区中小学生的弱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为了能较准确地了解兰州市区小学生及初中学生的弱视发病情况,我们两家医院联合对兰州市辖五区各选一所小学及中学进行了弱视发病情况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

一、            临床资料

选择兰州市所辖五区小学及中学各一所共10所学校共计学生12361名,进行弱视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调查,其中男生6105名,女生6256名;年龄6.5岁~13.5岁。

二、弱视诊断标准

按照1996年4月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在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检影矫正后视力仍然≤0.8(国际标准视力表)者列为弱视。

 

三、方法

普查及病例检查工作由二名固定眼科专业医生完成。首先对普查对象进行视力检查,对矫正视力达到0.8以上者视为正常,对矫正视力达不到0.8者进行专业验光插片检查,对于矫正视力达到0.8以上者再次排除归为正常,对于矫正视

力达不到0.8者归为视力异常,进一步进行眼科检查分析视力异常原因,对于眼部有明确疾病引起视力异常者再次排除归为眼病组,眼部无明确疾病而矫正视力达不到0.8者为弱视发病者。

 

结果

一、            弱视发病情况

兰州市区12361名小学及中学生弱视发病人数为445(512眼),发病率为3.6%,其中男生6105名,弱视发病人数为,219(255眼),发病率为3.58%,女生6256名,弱视发病人数为,226(257眼),发病率为3.61%。

 

二、弱视与性别的关系(附表1)

表1弱视与性别的关系

性别         人数(眼数)          弱视           弱视率(%)

    男           6150(12300)      219(255)        3.58(2.07 )

    女           6256(12497)      226(257)        3.61(2.06)

 数据经统计学处理,x2=2.78(2.85),p>0.05,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性别与弱视发病率无关。

 

三、弱视发病原因(附表2)

表2  弱视的发病原因及其比例                         【n=445(512)】

    分类                      例数(眼数)                     比例(%)

  屈光不正                    227(235)                      51.01(45.90)

  斜视                         89(96)                       20.00(18.75)

  屈光参差                     64(78)                       14.39(15.23)

  形觉剥夺                     34(56)                        7.64(10.94)

  其它                         31(47)                        6.96(9.18)

表2统计数据显示,屈光不正是形成弱视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斜视各屈光参次,形觉剥夺和其它原因仅占14.6%。

 

四、弱视与年龄的关系(附表3)

表3  弱视与年龄的关系

   年龄        受检人数(眼数)         弱视例数(眼数)         弱视率(%)

6.5~          3593(7186)                118  (126)          3.28  (1.75)

   8.5~          3629(7258)                124  (146)          3.42  (2.01)

  10.5~          3360(6720)                135  (172)                   4.02  (2.56)

  12.5~          1779 (3558)                68   (68)          3.82  (1.91)

              12361(24722)              445  (512)           3.6  (2.07)

数据经统计学处理,x2=9.04(4.25),p>0.05,各年龄组之间弱视患病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弱视发病与学生的年龄无关。

 

 

讨论

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又达不到正常,这种视力低下称为弱视。弱视是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国外报告在普通人群中,弱视的发生率为1.3%~2.5%1。我国弱视发病率约占儿童的2% ~4%2。弱视患者不可能有完善立体视,而立体视又是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视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弱视已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但弱视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弱视是儿童眼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屈光不正、斜视、屈光参差、形觉剥夺和先天性弱视,其中屈光不正为弱视的最主要原因。

为了较客观地了解兰州市区小学及初中学生的弱视情况,选择兰州市所辖五区小学及中学各一所共10所学校共计学生12361名,进行弱视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弱视发病人数为445(512眼),发病率为3.6%,其中男生6105名,弱视发病人数为219(255眼),发病率为3.58%,女生6256名,弱视发病人数为226(257眼),发病率为3.61%;性别与弱视发病无关(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x2=2.78(2.85),p>0.05,各年龄组之间弱视患病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6.5岁以上年龄段儿童的弱视发病率也与年龄无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x2=9.04(4.25),p>0.05,各年龄组之间弱视患病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形成弱视的主要原因占首位的是屈光不正(227例,占51.01 %),其次是斜视(89例,占20.00%)与屈光参次(34例,占7.64%),形觉剥夺和其它原因仅占14.6%。从显示结果分析,兰州市区弱视的发病率仍然是一个较高的位置(3.6%),弱视的发病与性别及6.5岁以上年龄段年龄无关。这种结果我们考虑可能有以下方面的因素:一是兰州地处西北海拔较高,是否与地域位置有关,这点无资料考证;二是本调查的年龄段为6.5岁—13.5岁的儿童,处于视力发肓相对成熟期,视力变化不会很大,弱视发病率可能会重点反映在5岁以下视力尚未发肓成熟的儿童;三是兰州市区小儿的弱视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还末达到较好的程度;四是学龄前儿童的视觉普查及筛查还要进一步加强。

本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兰州市区弱视的高发病率在6.5岁以下年龄段已形成,6.5岁以上年龄段弱视的发病率末出现明显的变化,也说明弱视形成后随年龄的增加视力末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弱视的诊断及治疗重点要放在6.5岁年龄甚至更低的年龄段以下进行,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使弱视眼在视力发育阶段得到一定的改善,弱视的发病率也相应的有所下降,因此,建立早期视力普查机制,从出生早期便严格筛查视力和视觉功能,矫正其屈光不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另一方面,大龄儿童的弱视治疗有资料显示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6,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使6.5岁以上弱视儿童的视力有所改善,从而弱视发病率将会有所下降。再一方面加强学龄前儿童父母的视觉发育的科普宣传,重视小儿的视觉发育情况,以提高弱视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率以及增加治疗的依附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兰州市区的弱视发病率相对偏高,应加强学龄前儿童及大龄儿童弱视的视觉干预。弱视是视觉发育时期的问题,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可以使弱视眼逆转的。因此,建立早期视力普查机制,从出生早期便严格筛查视力和视觉功能,矫正其屈光不正等异常,会大大降低弱视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1-2820.

2.  葛坚.眼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0

    3.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批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4.彭 立,张曼萍,谢青.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治疗的临床意义. 国际眼科杂志 2011;(11)3:508-509

    5. 曾秦燕. 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综合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 ;16(3):201-203.

    6. 余素英 雷先明 袁凡. 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的疗效观察. 医学信息; 2011(24)4:15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