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2023专家共识:糖尿病前期人群如何进行营养干预和运动干预?

2023年07月03日 118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表1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注:HbA1c 为糖化血红蛋白;IFG为空腹血糖受损;IGT为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医学营养干预

1.医学营养干预:通过医学营养干预达到并维持理想的体重和血糖水平,控制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维持机体的合理代谢需求。


2.制订饮食计划:建议合理平衡膳食。每日所需总热量中4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5%来自脂肪,15%~20%来自蛋白质。每日所需总热量计算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3.饮食注意事项:烹饪时尽量采用植物油,摄入富含多不饱和和单不饱和脂肪酸食品,限制摄入饱和脂肪酸、避免食用反式脂肪酸;适当进食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且应计入每日摄入总热量。


4.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并不推荐特定的膳食模式:低脂低热量饮食、间歇性断食、地中海膳食、素食等均在短期干预时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但要求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同时监测血脂、肾功能以及内脏脂肪的变化。


5.限盐、限酒:建议糖尿病前期个体控制血压,每日限盐5 g;不建议饮酒,如饮酒须计入总热量,每克酒精可提供7 kcal的热量。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运动干预

  

      有氧运动通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而不依赖于肌肉质量的增加或者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改变。抗阻运动引起的肌肉质量增加有利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并且不依赖于改变肌肉固有的胰岛素应答能力。

     

      本共识推荐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的联合运动干预,多样的运动形式有利于增强个体对运动干预的依从性。推荐每周≥150 min的中等强度活动。此外,应增加静息运动,避免久坐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运动干预措施】


有氧运动

  • 运动形式: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医疗体操、健身操、木兰拳、太极拳、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 运动时间:每周至少5次,每次持续运动不少于30 min

  • 注意事项:结合个体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适时调整运动计划,肥胖的糖尿病前期个体需加强运动


抗阻运动

  • 运动形式:抗阻练习器械或自由负重(如哑铃和杠铃)

  • 运动时间:规律有氧运动的同时,应每周至少2次抗阻运动,每次2~3组,每组8~10遍重复的抗阻运动,组间休息2~3 min,2次抗阻运动应间隔1~2 d,每周3次更理想

  • 注意事项为了避免损伤,练习的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应缓慢增加;结合个体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有些糖尿病前期个体同时已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等合并症或并发症,其运动干预应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用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其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包括充足的休息,建议平均每晚睡眠时间达大约7 h。戒烟,包括避免使用所有烟草制品。有经济条件或健康需求者可选择健康管理机构、俱乐部、小组管理或家庭互助等多种形式,以提高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