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宝宝流口水怎么办?

2018年10月07日 931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流口水的阶段,多是因为乳牙开始萌生。婴儿刚出生时,唾液分泌的较少,当唾液腺逐渐发育成熟,口水的分泌也随之增加;到了六七个月大的长牙阶段,因口腔内的神经腺受到刺激,婴儿会大量分泌唾液。然而婴儿的口腔细小,吞咽调节功能尚未成熟,令大量唾液流出嘴外。一般来说,幼儿的乳齿会在两岁左右长齐,这个时候流口水的情况也会渐渐减少。


 但是这些现象就要引起宝妈们的重视了,比如两岁后衣服经常被口水沾湿或大龄儿童仍有流口水现象,排除口腔炎症的因素后,流口水的原因有下面几点:

1 头部及颈部控制弱

对于肌力低下,竖头不稳的儿童,口水会因为姿势性原因流出口腔,提升头部、颈部肌肉力量,抬头及竖头的练习是关键。保持良好的坐姿能有效防止口水流出,正确姿势为头部、颈部成一条直线,睡姿取平卧位。


2 错误的呼吸方式

儿童如果养成口腔呼吸的不良习惯,会积聚大量口水在口腔内导致流涎。我们需引导孩子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及时提醒孩子休息状态时要合上嘴巴。

如果是因为鼻腔,鼻窦、上颚发育不良,侵占了鼻腔及鼻窦的区域,缩小了鼻腔空间范围,或者因为扁桃腺肿胀或肥大阻塞了上呼吸道,需及时带着宝宝求助耳鼻喉科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3 口唇肌肉及下颌力量弱

唇部力量弱没办法紧闭嘴巴,就好像洪水没有了大坝,一泻千里。可以用吸管啜吸、练习吹气、鼓腮的动作来帮助增强唇部及面颊的肌肉力量。平时喂养时妈妈们要避免孩子吃的食物过于精细,让孩子通过不断地咀嚼来增强下颌的稳定性。


 4 吞咽不及时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清醒时通常每隔30秒吞咽一下,吞咽过少或吞咽不及时的情况下会导致分泌出来的口水越积越多,有的儿童会使用错误的吞咽方式,比如吐舌形式的吞咽,这种方式一定不及正常口腔吞咽期的呑咽方式那么有效率。我们可以运用吸管或剪口杯教导儿童每隔30秒吞咽一次。家长可以每天相隔一段固定时间,提醒孩子吞咽以加强其吞咽意识。若孩子能够明白简单指令,我们也可加上语言提示让儿童明白。


若儿童未能建立恒常30秒吞口水的习惯,会增加胃酸倒流的风险,恒常的吞咽动作有助减低胃酸倒流发生。胃酸倒流会影响上呼吸道的运作(影响鼻窦及中耳),因为胃酸倒流可以进入鼻呼吸道及鼻咽,所以胃酸倒流是流涎问题的延伸影响,儿科医生及肠胃科医生可以协助家长处理孩子的有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