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转发:肺癌患者出院后怎么办?

2018年08月03日 73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016-12-19 北大人民医院 胸外专家赵辉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飞速上升的趋势,人们对肺癌的警惕性也越来越高。随着肺癌筛查技术越来越先进,更多的早期肺癌患者得以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无论是胸腔镜的微创手术还是开放式手术,肺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都比较短。

因此,如何进行居家的康复锻炼就成为很多患者关心的内容,也是患者出院和门诊复查时最常解答的问题。

肺癌术后康复的过程主要在于促进肺复张,进行肺功能的锻炼,饮食调节,心理支持等等综合手段,目标是让患者尽快恢复到比较正常的状态,并重新开始社会生活。

症状一、气短和咳嗽

肺癌术后很多患者都出现气短和咳嗽的现象,有些患者咳嗽比较严重,常常说不了一个整句就咳嗽不止或者吸入一点凉风就拼命咳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都会逐渐减轻,最终消失。

在术后早期,可以应用一些镇咳药物,或者应用一些中草药也会对咳嗽的症状改善有帮助。气短的现象随着功能锻炼的加强都能逐步缓解。但是也有个别的患者持续出现气短、咳嗽的现象,这是需要请呼吸内科的专家看看是否存在咳嗽变异型哮喘的问题。

缩唇呼吸:病人练习在嘴唇半闭(缩唇)时呼气,类似于吹口哨的嘴型。这个方法可在气管支气管内产生压力夹,防止细支气管由于失去放射牵引和胸内高压引起的塌陷。该方法包括小量吸气,长时缩唇呼气。在静息时学会本法后,也可在运动和惊恐时应用。

功能康复:主要需要加强锻炼,不能因为做了大手术就卧床静养。

建议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小运动量的锻炼,例如开始登楼梯1-2层,每天1-2次,或者适当快步走1-2公里。适应这种运动后可以逐步增加运动量,例如登楼5-6层,每日1-2次等等。游泳也对肺功能锻炼有好处,但是需要伤口愈合良好后开始。

还可以到郊区或者空气好的地方进行慢跑,快步走等等,这些都有助于肺功能的康复。门诊还可以见到一些有条件的患者冬季手术后到亚热带地区去休养,温暖潮湿的空气似乎对他们也有帮助。

症状二、术后伤口疼痛

胸外科术后有一个困扰患者的现象是伤口疼痛。早期常常是手术侧胸壁,尤其在乳头下方一大片区域麻木,感觉像铁板一块。时间长了以后,可能会出现烧灼感,针刺或者过电的感觉。

在专业的疼痛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药物治疗对这些症状有很大的帮助。经过镇痛治疗后生活质量也会好起来,也有助于肺功能的锻炼。如果患者伤口疼痛严重,不能忍受,可以配合一些止痛药物。止痛药物的使用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静脉或硬膜外腔留置手术后镇痛泵注药,该方法可以持续、平稳地减轻疼痛,但部分患者有较明显的头晕、恶心等不适;另一种方法是在疼痛剧烈时肌肉注射止痛药,该方法止痛效果好,但持续时间短,通常可持续2-4小时。

症状三、饮食方面

因为肺癌手术后患者常常出现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的现象,我们会建议患者寻求中医和针灸方面的治疗,可能对这些症状改善有好处。饮食并不一定要求大鱼大肉,合理的膳食搭配就足够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需求。

另外,常常有人问海参、虫草等是否有帮助?目前没有临床证据显示这些营养品对康复有额外的帮助,可能主要是患者的一些心理因素吧。

症状三、家人给予心理支持

这是手术后常常容易忽视的一方面。家人忙忙碌碌地围着患者转,却忽视了患者自身的心理感受。他们要么瞒着患者,不告诉他们实情;要么过度的关心患者,也容易让患者产生“绝症”的焦虑心理。其实,应该根据每个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质给与不同的关护。

有些人要经常和他们聊天、说话,引导他们尽快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有些人则需要明明白白的跟他们讲清楚病情,一方面患者可能需要自己调整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另一方面他们可能还会有一些心愿需要完成。有时患者可能因为周围病友的聊天产生无名的烦恼和焦虑,这需要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并及时疏导。

肺癌术后康复是很重要的一个治疗环节。快速的康复可以让患者摆脱病痛的袭击,也可以让他们储备充足的能量进入下一个治疗环节,例如化疗和放疗等等。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患者家属通力配合,才能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