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产后抑郁

2018年08月21日 838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产后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50~75%的女性都将随着孩子的出生经历一段蓝色情绪, 如产后变得情绪低落,容易哭泣、遇事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悲伤、失眠、对婴儿过于担心,而此种病态仅维持短短的一周,所以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大多数经过调整能够很快好转。但是约10%左右的产妇在这种情况变得很强烈,持续时间超过两周还是无明显好转,其归因是一种疾病,即"产后抑郁症"。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郭苏皖
      尽管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很高,但是它们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产后抑郁症是难以预料的,而且常常具有严重的破坏性。若不治疗,轻则影响家庭关系,降低生活质量,重则会危及生命。严重者持续数年不愈。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抑郁症是因大脑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所致的心理障碍,以情绪低落、兴趣或乐趣缺乏、持续性疲劳、生活原动力低下为主要特征,常伴随紧张不安、失眠、早醒、体重下降,周身不适等心身症状。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持久的忧愁、焦虑或“空虚”情绪

2难以思考、注意不集中和难以作出决定

3食欲改变;体重减轻或增加

4睡眠比平时增多或减少

5身体或言语反应明显减慢或不安(感觉变慢或坐立不安)

6感觉内疚、无价值或无助感

7没有精力或总是感觉疲乏

8自杀的想法

9对以前喜欢的爱好或活动丧失兴趣或感受不到快乐,包括性生活


       小李刚生了一个宝宝,全家人高兴的不行,可是她自己却高兴不起来。开始家人以为她身体还没恢复,所以情绪不好,没有太注意。出了满月她还是不高兴。原来爱说爱笑的她,整日闷闷不乐,看见孩子也无动于衷,经常双眼含泪发呆,把照顾她的婆婆弄的精神很紧张,生怕亏待了她什么。直到有一天,家人发现小张把剪刀藏在枕头下,追问时她说自己不想活了。把全家人吓了一跳,赶紧带她去医院看病,才知道小张得的是产后抑郁症。

为什么有人将产后抑郁症说成是女性生命中的一道坎?

        由于妇女产后体内生理功能发生巨大改变,加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妇女在产后有一过性的“心绪不良”或称“蓝色情绪”;部分妇女会发生较为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产后焦虑症和产后精神病。希望社会重视和关爱新妈妈们。

       产妇在分娩之后到产后1年内将遭受许多因素的冲击,包括体内激素波动、心理影响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以产后3月最为明显,这一时期为特殊易感期。有人说在当今社会产后情绪和焦虑障碍是分娩后的最大并发症,这一点也不夸张。

   

产后抑郁症如何治疗?如何早期发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它象高血压、胃溃疡一样,反映了身体的某种功能异常。表现出一种情绪障碍,所以经常被忽视,被误解为思想问题,甚至因为生活功能社会功能的下降,如懒散,无力做家务,无心管孩子而受到家人的责备。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接受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很快康复。很多抗抑郁剂治疗效果很好,能从根本上治疗抑郁症。抗抑郁药物发挥作用一般需要 3~4个星期的时间。完全治愈有时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非常需要周围人们的安慰和支持。家庭、单位与社会要给予她们更多的关注与包容,必要的时候劝其到医院来看心理门诊。

 

       早期发现显得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产妇的家庭人员要关心产妇的情绪变化,出现下列症状需及时就医,在产科大夫、精神科大夫的帮助下诊断,如“情绪紧张”、“在挣扎中生活,苦熬时光”、“感到悲伤难过”、“陷入昏暗之中”、“生活中布满阴云”、“筋疲力尽”、“感觉麻木不仁”或“过度敏感”、“食欲不振”、“性欲下降” 、“彻夜难眠” 、“兴趣下降或消失” 、“常常想自杀”等。

       产后抑郁严重者可出现临床常见的抑郁症。二者并无明显差异,但抑郁的内容总是以新生儿或丈夫的事宜为主。表现出:害怕他们会发生意外;对新生儿有强迫担心;不敢接近婴儿;失去育儿的信心;有欲摔打、杀害婴儿的念头(偶尔有摔打或杀害婴儿的事件);甚至企图自杀;极端的例子有杀死婴儿再自杀。

产后抑郁症对孩子是否有影响?

       产后抑郁症可造成母婴连接障碍。母婴连接是指母亲和婴儿间的情绪纽带,它取决于一些因素,包括母婴间躯体接触、婴儿的行为和母亲的情绪反应性。产后抑郁症的母亲不愿抱婴儿或不能给婴儿有效的喂食及观察婴儿温暖与否;不注意婴儿的反应,婴儿的啼哭或难喂不能唤起母亲注意;由于母亲的不正常抚摸,婴儿有时变得难以管理;母亲与婴儿相处不融洽,母亲往往手臂伸直抱孩子,不目击婴儿,忽视婴儿的交往信号,把婴儿的微笑或咯咯笑视为换气而不认为是社会交往的表示;厌恶孩子或害怕接触孩子。

       对早期婴儿的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会令孩子在出生后头3个月出现行为困难,婴儿较为紧张,较少满足,易疲惫,而且动作发展不良。

       对后期婴儿(12至19个月)的影响研究表明,母亲的产后抑郁症与婴儿的认识能力和婴儿的性格发展相关。母亲产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婴儿的不良精神和运动发展呈正比。

       对儿童早期(4至5岁)的影响在产后第一年有抑郁症的母亲,她的孩子的能力和认知指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妇女的孩子。

       基于产后抑郁症对母亲和孩子的不良影响,此症一旦诊断成立就应开始治疗。这不仅仅可避免母亲病情加重甚至向产后精神病发展,也可使婴儿尽早地感受到妈妈的慈爱和温暖,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何早期预防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性疾病的各种危险因子常常在患者怀孕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预料到谁将会在产后发病。

       怀孕期的问题:怀孕期间的生活压力、担心婴儿的性别、住房条件经济水平、家庭氛围等。婚姻的幸福度;缺乏福利保障 ;或负面事件的发生,如家属死亡、 亲戚远离、搬到新地方等。

        生产时的问题:分娩时的创伤经历;出院较早;产后并发其他疾病等。

       激素: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增长10倍。 分娩后, 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在72小时 内迅速恢复到孕前水平。一些研究显示,产后期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郁症状出现有关。

       压力:初为人母,常常不能完全兼顾繁重的工作和 照顾婴儿。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常充满兴奋,但接下来可能是失望,然后便是感觉到无法胜任作为母亲必须完成的挑战。产后心理适应不良、睡眠不足、照料婴儿过于疲劳等。

       既往的情绪紊乱:以前抑郁症的历史增加了妇女得产后抑郁症的危险。研究显示, 1/3有抑郁症病史的妇女会在产后时期重患。有经前综合症的病史

       个体素质:如有神经质、不成熟人格或强迫人格的初产妇容易发生此病症。

   

        小林婚前是个坚定的丁克主义者,觉得孩子是个累赘,与丈夫约定婚后不要孩子。婚后头两年,小俩口快快乐乐地。第三年,双方父母天天逼债似的催着生孩子,甚至怀疑小俩口有生理问题。迫于无奈,怀孕,有妊娠反应,吃了就吐,高血压,行动不便,小林真是痛恨肚子里的孩子,很不能早些生出来完成任务,好不容易熬到生产,不顺利,剖腹,以为总算结束了,谁知还要喂奶,夜里无法睡觉,伤口疼痛,医院环境吵闹,再想想孩子的成长将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实在是遥遥无期,心里很烦,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抚养孩子,情绪一落千丈,经常眼泪汪汪。夜里看到别人都在睡觉,唯独自己苦渡不眠长夜,真想一死了之,可又担心没娘的的孩子受人欺侮,不如将孩子一起带走。这夜,正用被子准备捂死孩子,被起来上厕所的婆婆发现了,家人惊慌失措,赶紧去医院就诊,原来罪魁祸首是“产后抑郁症”。

对于如何预防和对待产后抑郁提供以下几点方法:

1 产前心理生理卫生宣教工作非常重要。让准妈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成为新妈妈。由丈夫陪同去产前门诊咨询,看录像,充分理解孕期围产期知识。向有经验的妈妈学习也很有帮助。良好安宁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妈妈们的心理健康。

2在生产前后一段时间里照顾好自己的大脑对产妇的躯体和情绪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此时如果能够保证良好的睡眠、营养和运动,则可以帮助大脑进行重新调整,提高大脑处理应激刺激的能力。

3 一旦患有产后抑郁症,也不要害怕。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这时,妈妈们常常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尤其是丈夫的体贴、关心、理解十分重要,要及时开导并排解产妇的忧虑问题,经常有户外活动,多与亲人、朋友交谈,能很快从抑郁情况解脱出来。

4如经心理治疗无效和症状日趋加重需要药物治疗,帮助大脑对其生化结构进行重新调整。抗抑郁药物发挥作用一般需要 3~4个星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非常需要周围人们的安慰和支持。在当今社会里,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快刀斩乱麻”的迅速处理问题的方法,然而,这类药物必须在体内蓄积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发挥作用。对此,患者需要对医生具有足够的信任,对治疗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5不要讳疾忌医。我在门诊碰到一例病人,产后抑郁。婆家人认为不是病,认为治疗是个耻辱,百般阻挠,患者每次门诊均由娘家人以接出来逛街为由悄悄来医院治疗。这样的事可能不止一家在发生,希望社会和家庭对患者多点关爱,多点理解,少些误会,科学对待疾病,早日帮助患者解除抑郁症、重获快乐的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