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植物神经紊乱——焦虑症的概念及认识

2023年03月09日 208人阅读

焦虑情绪是人类在与环境斗争及生存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基本人类情绪,在精神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生活节奏快的当今社会中,焦虑情绪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而焦虑情绪并不意味着都是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情绪,在应激面前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充分调动身体各个脏器的功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但是极端的,难以自行消退的焦虑情绪,往往给人的心身带来沉重的负担,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则可能成为病理性的焦虑,即焦虑症图片焦虑症又称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焦虑症定义可归纳为无具体原因的持续的感到紧张不安,或无现实依据的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祸临头感,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常伴随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焦虑症可分为分离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广场恐怖和广泛性焦虑症等具体分型,其中广泛性焦虑发病率最高,最常见。广泛性焦虑症可表现为经常出现且持续的,与现实情境不符,无明确对象和内容的过分担心,紧张和害怕,同时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以及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等表现。焦虑的急性发作可以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甚至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症状同时出现,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发作突然开始,发作时意识清楚,各项检查显示基本正常,但症状很重,诊断不易明确,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医生容易误诊!图片焦虑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焦虑的产生与个体生物学特征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其涉及生物,家庭,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创伤事件易引起焦虑,如负性生活事件。但遭遇到应激事件时,体验到的焦虑严重程度不仅与事件本身的特点与性质有关,也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有关。焦虑障碍具有家庭遗传倾向,对双生子的研究显示,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的遗传度为30%-40%。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广泛性焦虑对患者一级亲属发病危险性较高。而焦虑症具有相对“传染性”,家庭成员患有焦虑症会导致其他成员更容易受到焦虑情绪的影响。焦虑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在不良社会环境影响或应激状态下,较易产生病理性焦虑。现代医学认为,焦虑的产生与个体生物学特征有关,但其潜在具有遗传特点。女性焦虑障碍较男性高发,其可能是由于女性雌激素造成。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患有焦虑。重大疾病,劳累过度,子女生活事件,亲人亡故,职业变化等生活事件是产生及加重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婚姻状况及婚姻关系,居住情况及邻里关系等家庭社会因素均会影响焦虑症等发病及进展。生活事件增多,特别是负性生活事件的增多,对焦虑症的诱发和加重均有影响。对于教育程度,职业状态等社会社会人口因素有不同的研究结果,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压力随之加大,很多人都处于焦虑情绪中。而个人性格心理和心理社会因素均以焦虑障碍重要的发病原因。而焦虑障碍并非一种完全心因性疾病,焦虑障碍具有其特殊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特点。患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易出现焦虑障碍,而焦虑障碍也会加重器质性疾病发生的原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