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甲流进入高发期,这些事儿一定要知晓

2023年03月08日 520人阅读

近日,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多地均有学校因学生发热而停课,发热原因为甲流。各地疾控机构流感监测显示,我国甲流感染已进入高发期。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我们需掌握相关知识,尽可能地抵御病毒的侵袭。


什么是甲流?


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容易感染人群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A(H1N1)pdm09和A(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B(Victoria)和B(Yamagata)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甲流、乙流。



 甲流,又叫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通常在1~3天,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


甲流有哪些传播途径?


甲流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上海天佑医院呼吸内科胡光副主任医师提醒:春季是甲流高发季,进入人流密集的地方,如地铁、教室、办公室等,必要的防护措施不可少。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同样是重要传播场所,一旦家里有人被感染了流感,其他家庭成员需做好防护。


甲流与普通感冒、新冠的区别


  • 普通感冒是指以打喷嚏、咽痛、咳嗽、低热、头痛等不适为表现的一类疾病,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己恢复。


  • 甲流通常为全身症状,除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外,往往伴有头疼、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识别甲流的最关键点在于,感染者是否曾有甲流患者的接触史。

  • 新冠和甲流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症状相似,都会有发热、咳嗽等表现,然而这两种疾病感染的病原不一样,临床症状也有差别。新冠病毒感染者一般会有发热、干咳、腹泻等表现,严重者会出现胸闷、气促、呼吸衰竭等,还可导致味觉、嗅觉异常,这在甲流感染中相对少见。


如何预防甲流?

对此,胡光副主任医师表示,预防甲流,“防”大于“治”。甲流和新冠同属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戴口罩”、“少聚集”等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对甲流的防控同样有效。 


1减少交叉感染


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再到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


2患者及时隔离


甲流患者应自觉居家隔离,接触家庭成员时也需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房间内保持空气流通。


3增强自身抵抗力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适量运动劳逸结合,保证充足休息睡眠,饮食营养健康。


4接种流感疫苗


及时接种相应疫苗,推荐在甲流流行期开始之前(一般是10月)进行接种,当然甲流流行期间也可接种疫苗。


注意!奥司他韦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近期,不少甲流患者在药店抢购奥司他韦。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但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脆弱人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被诊断为甲流,需做好健康监测,如果出现持续性的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就医。



随着甲流及诺如病毒高发,上海天佑医院及时出台《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及《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从病毒的病原学研究、发病机制及病理、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毒,并指导各科室做好病毒防控,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全力保障医护和患者安全,为百姓筑牢健康防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