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子宫腺肌症要如何预防呢?

2017年12月18日 1065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但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这可能与各种宫腔操作手术增多有一定关系。


约15%的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50%合并子宫肌瘤。本病的治疗可用药物干预,也可行手术治疗,但根治较难,只有患者绝经后子宫腺肌症方可逐渐自行缓解。故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


子宫腺肌症的症状有哪些?

1、月经过多。子宫腺肌症会导致子宫壁增厚,子宫腔变大,这样月经期的时候子宫内膜脱落的面积也会变大,子宫壁的增厚又会影响子宫的收缩止血功能,所以月经出血量明显增加,月经期延长。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也是月经过多的原因。


2、继发性痛经。临床医生指出,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在出现痛经的症状后才到医院进行就诊的,而子宫腺肌症的痛经是继发性的。也就是原来在青春期,甚至在进入生育期开始都没有痛经,以后才发生痛经。这种痛经呈进行性加重,来一次月经就觉得痛经较上一次痛得严重些。常于月经前一周开始有下腹隐痛,或随月经来潮开始疼痛,月经来潮头几天明显,月经结束后逐渐缓解。子宫腺肌病的痛经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更加明显,逐渐加重的疼痛程度是子宫腺肌病的一个典型症状。
子宫腺肌症也是有很大的脾气的,你对它长时间的忽视它将带给你一系列的麻烦。子宫腺肌症常见的症状和具体的病情有关,有的患者因为病患位置特殊,所以在早期就有了明显的症状,而大多数的患者因为早期病情隐匿,症状并不显著。


病情得到发展以后就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以至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双合诊往往发现子宫一致性长大,有触痛,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


引起子宫腺肌症的原因

1、人流、分泌或者其他的子宫手术,很多操作于子宫的手术都很容易造成子宫内膜异位,或者子宫内膜在子宫肌肉里生长发育,刺激四周的肌细胞增生,从而引起子宫腺肌症。


2、孕激素异常,怀孕后的女性患有子宫腺肌症的比例未比产妇的要高,因此证明该病也比较容易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孕激素也有关系。


3、年龄,通常情况下,子宫腺肌症主要发生在40-50岁之间的妇女,而且这个年纪又刚好是女性绝经期间,这时候卵巢排卵稀少,直至停止,卵巢功能开始呈现退化或者萎缩老化的现象,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子宫内膜生长过渡,向子宫肌层扩散生长诱发子宫腺肌病。

4、生殖道阻塞,有些女性先天性或者后天性患有引起生殖道阻塞的疾病,而导致体内经血不能正常流出体外,引起的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的预防措施

1、月经期间应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必须检查时切忌过度用力挤压子宫,以防将子宫内膜挤入输卵管,引起腹腔子宫内膜种植。


2、月经期间避免做宫腔内手术,如输卵管通畅试验,一定要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如果经血未净时手术,可将子宫内膜碎屑经输卵管进入腹腔,造成异位种植。


3、尽量避免在接近月经期进行妇科手术,必须进行时应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挤压。


4、坚持避孕,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术,由于采用负压吸宫,如果在手术操作时使用的压力及使用方法不适当时,也可造成血液倒流入腹腔,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种植。

5、子宫极度后屈或宫颈、阴道狭窄,先天性无阴道(有子宫)等生殖道畸形,宫颈粘连都可造成经血排出不畅或者不能排出,经血逆流而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故应积极治疗上述疾病,以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6、避免医源性种植,在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尤其是手术时穿透子宫腔者,或剖宫产、剖宫取胎手术者,都应保护好手术切口,以免将子宫内膜碎屑种植于切口造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带入盆腔种植造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7、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禁止性生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