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宝宝为啥容易腹泻?如何预防呢?

2018年06月10日 869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医学中心
张先华主任医师
小儿腹泻概述

1、发病率高:门急诊及住院儿童病例数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3亿人次,年发病率平均为1.9次/人。

2、危害性大:是造成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和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占15%);

3、全球大约13%儿童死于腹泻疾病,腹泻迁延不愈导致营养不良是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控制腹泻病列为全球性战略任务;

4、腹泻病概念: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

5、多发年龄:6月~2岁,<1岁者约占50%;

6、季节:四季均可发病,病毒性常见于秋末、春初,细菌性常见于夏季,非感染性腹泻可见于各季节。

二、小儿腹泻病因—内因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2、机体防御功能差;

3、人工喂养;

4、肠道微生态系统平衡尚在不断完善中。

三、小儿腹泻病因—外因(非感染因素)

1、喂养及护理不当(10%):

①、喂养质和量不当;

②、环境、情绪影响。

2、食物过敏及吸收不良:

①、牛奶、豆浆过敏;

②、食物不耐受;

③、酶的缺乏;

④、脂肪泻。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四、小儿腹泻病因—外因(感染因素)

1、肠道内病毒感染占80%: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病程很少超过2周,在T细胞功能缺陷的儿童中,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可持续数月。

2、肠道内细菌感染:

①、大肠杆菌:肠致病性(EPEC)、产肠毒素(ETEC)、肠粘附性(EAEC)、肠侵袭性(EIEC)、肠出血性(EHEC);

②、EPEC、ETEC、EAEC由于黏膜损伤和原发感染的持续,可致长期腹泻;

③、其他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肠炎杆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3、肠道内真菌感染:

①、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

②、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4、肠道内寄生虫感染:

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

5、肠道外感染:

症状性腹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败血症等(可能的原因)。

家长朋友们,如有需要,请随时咨询我。我是来自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的张先华主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