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人人都害怕激素,有什么方法可以抵消激素的副作用呢?

2021年06月06日 1406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在很多科室,糖皮质激素都是不可或缺的药物,它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激素可改变应激状态,控制一些危重或顽固性疾病的发作;但同时,糖皮质激素也是滥用最为严重的药物之一,很多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的,在治疗发热感冒的患者时都有“三素一汤”的用法(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用在慢性病如间质性肺病时往往造成长期依赖,尤其是长期口服激素极易产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胸腺(HPAT)轴功能抑制,致垂体、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下降,若突然停药或迅速减量容易引起疾病复发,甚至出现危象。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包括有:感染,高血压,高糖血症,骨质疏松,肥胖,撤药反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精神兴奋,消化性溃疡等临床上经常听患者诉说激素的各种苦恼,头面部、背部的痘痘,毛发生长旺盛激素吃得量越多,食欲也越大身材越来越变样,整晚整晚彻夜难眠等等。

如何在撤减激素同时又能保持疗效,我院沈自尹院士认为:“若要有效地撤减激素同时控制病证复发,取决于中药对该病种的疗效。”中药对某病证敏感程度高,在撤减激素时往往能取得首先控制病情的优势,能有效地戒除激素。而对中药不敏感,或疗效甚微的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病证用中药撤减激素就较难奏效,因此中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戒除激素的先决条件”。

(一)病证结合用方

以温补肾阳药右归丸或温阳片,如有明显阴虚症状则用阴阳并补法,用药介于左归丸和右归丸之间,不用附子、肉桂,以巴戟肉、仙灵脾、补骨脂等温补肾阳,并以生地、山茱萸肉、淮山药等滋补肾阴,阴、阳药的比例酌情按排;如对激素依赖型顽固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常配三拗汤或定喘汤;对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常配玉屏风散;激素依赖性亚急性甲状腺炎配清热解毒、软坚化痰药。如疾病发作期间可暂停补肾法,若疾病发作较轻,仍可采用补肾为主,标本同治。

(二)不同阶段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在激素应用或撤减激素过程中根据临床所出现证候规律以及体内隐潜性变化,用药性之偏纠正人体之偏盛偏衰。分两个阶段论治。第一阶段大剂量激素治病期,以中药滋阴泻火纠偏,善用大补阴丸或阴中求阳的左归丸随证加减。常用滋补肾阴又有清热效应的生地、养阴泻火的知母、能解毒又有清热作用的生甘草等为主。第二阶段病证缓解期,此期开始递减激素,在减到接近生理的维持剂量(此剂量因人而异,在强的松5-10 mg范围)时,患者外象可能仍有“热”或“火”,而其体内隐伏的实质已是阴阳两虚,这时要改用或加用温补肾阳药以阳中求阴。

(三)补肾药递增与激素递减相结合

已知激素用量愈大,疗程愈长,对HPAT轴功能抑制越深,恢复HPAT 轴功能所需时间就越长。如何恢复HPAT 轴功能,提高撤减激素成功率,沈教授采用补肾药递增与激素递减相结合方法。认为用补肾药来调节HPAT轴功能,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细胞储备能力需要一个缓慢逐步替代过程。且曰:“正常生理皮质醇分泌量为5-10 mg ,而长期用激素患者肾上腺皮质已停止分泌,而且处于废用性萎缩状态,常见减量为10 mg时症状易反复,故在这时期宜放慢递减的速度与剂量并逐渐增加补肾药用量来促进自身激素的分泌。”值得一提的是沈教授从长期用药经验中,体会出应将仙灵脾作为补肾重点用药,曰:“该药性温而不燥,助阳不伤阴,有温煦肾之元阳,直接振奋命门之火,从人和动物实验中都看到其对肾上腺皮质有直接保护与促进的效应”。在递减激素时,首选仙灵脾,用量10 g→15 g→20 g。 其次附子,具有峻补元阳的作用,主要成分乌头碱,在实验中亦证明有增加下丘脑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进而提高HPAT轴功能,因附子为大热之品,易耗阴液,一般在温补肾阳疗效欠佳情况下或冬季才考虑使用,剂量3 g→6 g→10 g。另外黄芪一味,虽不属补肾药,但有补气升阳固表之功,对免疫有双向调节作用,与补肾药同用以益气补虚,亦有加强HPAT轴功能的作用。每2周递减激素5 mg,服至维持量10 mg时,以1/4剂量递减。例如激素以10 mg/日与隔日7.5 mg/日递减,每2周递减一次,而补肾等药如仙灵脾10 g→15 g→20 g,生地15 g→20 g→30 g,附子3 g→6 g→10 g的剂量相应递增。


摘自《海派中医恽氏中西医结合汇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