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失眠的病因及日常护理

2018年01月11日 8252人阅读

失眠按病因可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失眠

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原发性失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当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被排除或治愈以后,仍遗留失眠症状时即可考虑为原发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在临床上发现其病因都可以溯源为某一个或长期事件对患者大脑边缘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影响,边缘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失衡最终导致了大脑睡眠功能的紊乱,失眠发生。


2.继发性失眠

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comorbid insomnia)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治疗方针

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


药物治疗

一般的治疗推荐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艾司佐匹克隆、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佐匹克隆等,治疗失眠时必须到专科医师处就诊,根据医师开出的处方服药。


其他治疗

1.心理行为治疗,针对失眠的有效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心理行为治疗对于成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具有良好效果,通常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认知治疗和松弛疗法。这些方法或独立、或组合用于成人原发性或继发性失眠的治疗。


2.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是目前一种新型的失眠治疗非药物方案,可以和药物联合治疗迅速阻断失眠的发生,特别适用于妇女哺乳期间的失眠治疗,特别是产后抑郁所导致的失眠。


预后情况

一般情况良好。


饮食护理

日常护理

1.失眠的患者要注意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2.要让患者保持乐观、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饮食调理

1.临睡前不宜过饱进食; 

2.临睡前忌浓茶、咖啡、辣椒、胡椒粉、油腻食物以及烟和过量饮酒; 

3.平时宜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含各种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C和较多钙的食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