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右侧桥小脑角蛛网膜囊肿是什么?如何治疗

2014年12月23日 725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患者情况:

患者姚某,现年41岁,男性,陕西淳化县人,于2013年3月20日入院,患者本人陈述病史,可靠。

主诉:间断性头痛3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症状,呈间断性头痛,未行正规治疗,近10天来自觉头痛次数增多。前往当地医院行头颅MRI示: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治疗,今来我院,门诊以“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之诊断收住我科,发病以来精神可以,无恶心呕吐,饮食差,无多饮多尿,无体重减轻,无大小便失禁。

专科情况:意识清楚,主动体位,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未见自发性眼震。两侧面部对称,无面肌萎缩及痉挛。悬雍垂居中,舌肌无萎缩及纤颤。颈无抵抗。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无萎缩,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约Ⅳ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膝键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反射未引出,自觉间断头痛不适,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颅脑MRI检查报告示: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考虑囊性肿物可能。

最后诊断:

右侧桥小脑角蛛网膜囊肿

手术步骤及术中所见:全麻成功后,左侧侧俯卧位,采用右侧乙状窦后入路,呈弧形状。神经外科常规安尔碘消毒,上固定头架,头颈部铺无菌巾。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枕肌电刀切开直达颅骨,骨膜剥离器剥离,后颅窝牵开器充分暴露,电凝止血,见硬膜张力不高,暴露横窦下缘,“Y”形剪开硬膜,暴露小脑,脑压板向内向下剥离小脑,显露右侧桥小脑角池释放脑脊液,术中见肿瘤呈囊性,质软,瘤体光滑,钝性分离肿物,顺基底完整切除肿瘤,充分止血。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严密缝合硬膜,硬膜下及硬膜外分别置半管引流,旁开口引出,修补硬脑膜。依次严密缝合个层,术毕。

手术治疗后:

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进行了手术切除手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

术后三个月复查MR,手术切除彻底未见复发,目前患者的症状已经彻底消除,生活恢复正常状态。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贾栋主任介绍:蛛网膜囊肿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外伤性及感染后)两大类。先天性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被包围在蛛网膜内所形成的袋状结构,不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继发性者由于蛛网膜粘连,在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内含脑脊液。部位不同可分为颅内型及脊髓型两类。颅内型多位于脑表的相关脑池。脊髓型可位于硬膜外,硬膜内或神经鞘膜,引起相关神经根性症状、体征。

蛛网膜囊肿如何治疗?

多数学者认为对于无临床症状者则不需手术治疗。而针对有症状者,则需手术治疗对囊肿进行内减压及囊壁切除,治疗方式如下:

1.引流囊肿:

内引流囊液至硬膜下腔。

囊肿-腹腔分流,将囊液引流至腹腔内。

2.囊壁切开:

开颅手术切除囊肿。

各种内窥镜技术以及激光辅助技术切除囊肿。

3.钻孔或针刺抽吸引流囊液。

4.针对癫痫或疼痛症状的药物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