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糖尿病吃饭用上这七个技能,血糖越吃越好!

2023年07月03日 183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吃饭的顺序,蛋白放开头

     糖尿病专家称,吃饭应该先吃蛋白质和蔬菜,吃完之后再吃碳水化合物。研究中发现,先吃蛋白质和蔬菜的一组,血糖更加平稳。而且研究还显示,动物蛋白的效果比植物蛋白效果更好。
     防止血糖忽高忽低“坐过山车”,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意义很重大。专家表示,确实有很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日本也有研究表明先进食蛋白,人的餐后血糖更平稳。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符合国人自身特征的检测方法,来确定饮食顺序与餐后血糖的关系。平时可选择无创血糖监测设备进行餐后血糖测试,自己看下先吃馒头后吃菜、先吃菜后吃馒头到底餐后血糖哪个更平稳。

二、吃对食物成功了一半

1.主食要粗细搭配。研究表明用玉米、燕麦、荞麦等,升糖指数较低的粗杂粮来替代一部分细粮,有延缓餐后血糖升高的作用。但有些老年人合并有肠胃疾病,则不能吃太多粗粮,每餐最好控在50克以内。


2、多吃新鲜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延缓餐后血糖升高。


3、多喝水。建议老年人每天饮1500-2000毫升水,平时还可以饮用一些淡茶水,如绿茶、白茶等,对降低血糖也有不错的效果。


4、警惕无糖食品。市面上的很多无糖食品的确不含蔗糖,但其主要成分还是淀粉,摄入后还是会升高血糖,因此老年人不要迷信无糖食品,在购买时,还是要注重食物的本质。


5.必须戒烟戒酒。吸烟会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造成血糖上升。香烟中还含有烟碱,它能促使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使血糖上升。而酒类本身就含有高糖,还是不喝为妙。


三、膳食要搭配,两“节”来护驾


      第一要“节律”。也就是说,饮食时间要规律,一日三餐不可少。遵循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可参照老年人的日常饮食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晚餐尽量不要吃太多,更不能吃太晚,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病风险。

      第二是要膳食结构合理,这里的“节”则代指清洁且不油腻。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青年喜欢晚上出来“觅食”,专家建议尽量避免吃夜宵,少吃不干净、油腻的食物,包括烧烤、炸串等。同时,一日三餐搭配均衡,多吃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每天至少摄入200~300克的蛋白质,低钠低胆固醇饮食,每天补充一把没有经过调味的原味坚果。


 四、掌握进食速度,每次用餐20分钟

      每餐进餐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只有这样,胃的饱腹感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反应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再反馈地指挥您的口和手“该停止了”,这样可以预防吃多了。


五、避免进食粥和米粉类食物


      在制作粥的过程中,米粒外层的包膜破裂,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所以,粥进入胃肠道容易被吸收,血糖升高速度快。
米粉类(肠粉、沙河粉、米粉等)也不太适合糖尿病患者,因为米磨成米浆后米粒包膜同样破裂,吸收也和粥差不多。
      建议糖尿病患者吃上述食品时配上大量的蔬菜和少量的肉沫,适量吃,同时最好监测餐后血糖。

六.进餐时多吃、先吃大叶蔬菜

      每餐半斤的蔬菜能协助保持酸碱平衡,促进大便通畅,减少胆固醇吸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蔬菜最好的吃法是:进餐时,以大叶蔬菜为首选,吃完100克的蔬菜后再吃其他食物,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膳食纤维的包裹作用,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七.两餐之间吃水果

      餐前、餐后吃水果均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而在两餐之间吃水果,对血糖的影响就不大了,前提是水果的能量算入一日总能量中。
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就不建议吃水果了,可以用黄瓜、西红柿等来代替水果。

八.重视鱼类蛋白质的摄入
 

      鱼类不仅蛋白质容易吸收,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糖尿病患者每天肉类蛋白质的摄入量为3~4两,根据食物交换份瘦肉50克=鱼肉80克,所以可以吃鱼类5~7两,可谓“饱了口福,增了健康”。

在家该如何正确监测血糖
监测前准备

  • 用物准备:血糖仪、血糖试纸条、采血针头、酒精棉片、干棉签、血糖记录本。

  • 采血部位清洁:操作前用温水洗手,擦干待采血手指。


监测过程

  • 采血部位酒精消毒,等待酒精自然风干。

  • 取出试纸→插入试条自动开机/开机插入试条→核对并调整校正码。

  • 取出采血装置→拧动并除去针头覆盖物→采血,切勿挤压采血部位获得血样,否则组织间液进入会稀释血样,干扰测试结果。

  • 用试纸条吸血,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本。

  • 等待检测结果,测试中不要移动试纸和血糖仪。


结果记录

  • 及时记录检测结果。

  • 记录内容还应包括饮食、运动、用药情况、身体不适等多方面信息。


    总之,糖尿病患者要掌握好吃的技巧,才能做到合理饮食,更好地控制血糖,从而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