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鹅口疮

2016年10月19日 567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发生率为4%。治疗不彻底可能反复发作,易复发的原因是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的高度耐药性,使治疗变得相当棘手。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有时波及咽部。嘴角泛红干裂,

       重者患儿烦躁不安、啼哭、拒食,可造成味觉丧失,有时有轻度发热;涂片可见念珠菌丝。

【治疗】

       1.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或2%硼砂溶液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

       2.10-20万U/mL鱼肝油混悬浊液局部涂抹,2-3次/日。

       3.用2-4%苏打水洗口腔,再用100 mg伊曲康唑,去胶囊研成粉末溶于5ml注射用水中,用棉签每日3次涂于患儿口腔黏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