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面瘫的分类及区别

2018年07月31日 7683人阅读

面瘫可以分为周围性面瘫及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又称Bell麻痹或面神经炎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惹起的面瘫,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双侧者甚少。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如桥脑下部、面神经 管、中耳或腮腺等。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等,可有听觉改变、舌前2/3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特点,其中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其可能的病因为受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巨细胞病毒等)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由于面神经管为骨性腔隙,容积有限,如果面神经水肿明显,则使面神经受到压迫,可致不同程度轴突变性,这可能是部分患者恢复不良的重要原因。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严兴亚

治疗方法

1.急性期治疗

治疗原则是减轻面神经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防治并发症。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补充B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在茎乳孔附近行超短波热透、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治疗,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水肿。

2.恢复期治疗

病后第3周至2年内以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为主要原则,可继续给予B族维生素治疗,同时采用针灸、碘离子透入疗法等治疗。面肌活动恢复时应尽早做功能训练,可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数次,每日数分钟,辅以面部肌肉按摩。

3.后遗症期治疗

少数患者在发病2年后仍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严重者可试用面-副神经、面-舌下神经或面-膈神经吻合术,但疗效不肯定。

4.预防眼部并发症

因不能闭眼、瞬目,角膜长期暴露易发生感染,注意保护角膜、结膜,可采用抗生素眼药水、眼膏点眼,戴眼罩等方法。

中枢性面瘫是指病损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惹起的面瘫。有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可能的病因是: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