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伤口缝合后的护理

2018年07月18日 76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小伤小创时有发生。一般而言,伤口经医生缝合处理后,若无须住院观察治疗,就可在家中养伤。那么,作为患者应如何自我护理缝合后的伤口呢?

首先应遵医嘱定时服用消炎药品,保持伤口周围皮肤及包扎敷料的清洁、干燥,以防伤口化脓感染。如果伤口处发痒,只需隔着纱布轻按几下就能止痒,切勿隔着纱布或揭开纱布乱抓乱搔,以免引起伤口破损和出血。

其次应注意伤口部位的活动不可过度,以免导致伤口崩裂,影响愈合。若伤口在上肢,则在缝合后应立即将患肢悬吊在胸前:若伤口在下肢,则应尽量减少行走,更不宜奔跑,应多卧床休息并且抬高患肢,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加速伤口愈合。

在伤口缝合后的两三天内,伤口处往往会有点轻微疼痛,再往后,创口会感觉瘙痒不适,这些都是伤口自我康复过程的正常现象。

由于大多数伤者有急于求愈的心理,他们总认为伤口换药的次数越勤越好。其实,在一般情况下,伤口每隔3-4天换一次药最好。其主要目的在于1.更换敷料、2.让医生确认一下创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无论创口是否缝合,建议处理后第一、二次于医院内换药处理。待创口情况由医生确认稳定后,再延长换药时间。

伤口拆线的时间应由医生根据伤口所在的部位而定。拆线后的伤口仍需保持干燥清洁3天左右,以防止污染进入未愈合针孔部分。伤口部位的活动,也应循序渐进,不要太剧烈,以防伤口出血和新的撕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