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临床应用概述

2017年03月27日 852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临床应用:
    生长激素(GH)是由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激素。GH对正常的生长是必须的,除有增加身高的作用外,对心脏、肾脏等的功能和皮肤、内脏、骨骼、肌肉、性腺等生长发发育均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体糖、脂肪及蛋白质三大代谢均有较大的影响。虽然生长激素缺乏者,不象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一样,不用胰岛素会立即出现生命危险,但也会引起矮小、骨质疏松、肌肉发育不良、易患心血管疾病、性发育不良、易衰老等一系列异常表现。


    1958年临床开始应用从刚死去的人垂体中提取的GH治疗生长激素缺乏(GHD)的病人,虽然疗效显著,但不易获得,产量很少,且不同人死亡原因不一样,有可能感染严重传染病,不能满足病人治疗的需要。直到1985年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成的人生长激素(rhGH)正式上市,并较好的应用于临床。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垂体GHD,取得较好的疗效和经验。随着对身材矮小病因不断的研究,将rhGH应用的范围已扩展到治疗非GHD的身材矮小,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特纳综合症,Turner syndrome)、小于胎龄儿、Prader-Willi综合症、慢性肾衰竭及性早熟的辅助治疗等。


  全球药品审查最严格的机构——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批准生长激素适应症:因此生长激素的使用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
1985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1993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移植前
1996        HIV感染相关性衰竭综合征
1996        Turner综合征身材矮小
1997        成人GHD 替代治疗
2000        Prader-Willi综合征
2001        小于胎龄儿(SGA)
2003        特发性矮身材(ISS)
2003        短肠综合征
2006        SHOX基因缺少但不伴GHD患儿
<

   近年来还发现,rhGH在抗衰老、减肥治疗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疗效,荷兰的一项研究提示,rhGH对智力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由于GH是分子量约22KD的蛋白质,如果口服,会被分解。分解后就不再是GH了,且即使通过一定方法,让其口服不被分解,大分子也无法通过胃肠道吸收。和糖尿病人所用的胰岛素类似,虽然能制成口服制剂是人类的梦想,但近期还难以实现。


     目前rhGH使用方法与胰岛素类似,冻干粉剂应用厂家配送的注射用水溶解后,应用胰岛素针(BD针)注射,每晚睡前1小时左右注射一次。水剂也可用一般BD针注射,也可能“诺和笔”注射。由于BD针非常细,比中医用的针灸针还细,细到一定程度痛感就不明显了。有谁见过打针灸很痛吗?


    正常人GH平时在血液中含量极少,只是在夜间在深睡眠时才会出现数个高峰,判断GH缺乏与否,只查平时值不能反应GH水平,必须通过药物刺激试验(激发试验),并不断少量采血(一般常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才能测出生长素的分泌峰值。峰值的高低,才是判断GH缺乏与否的标准。


    GH平时值非常低,而峰值可大于平时值50倍以上,且半衰期(血液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20分钟左右,因而,GH缺乏者应用治疗剂量后,不会引起GH过多或影响自身的GH分泌。GH在不同的年龄段,分泌峰和分泌量也有较大差别,青春中期峰值平均为22ng/ml,是成人值的两倍多,青春期中期,一天分泌总量,可过60ug/kg/天,是成人的三倍多。正常治疗量,一般不足正常人每天分泌总量的10%,但在适当的时间应用,与自身分泌峰相重叠时,就可达到较正常的分泌峰值,起到有效改善终身高作用和正常代谢所需的GH峰值。


     2003年FDA正式批准将rhGH用于治疗非GH缺乏的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既然得到正式批准用于非GH缺乏者,至少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者缺一不可。


    ISS病因尚未明确,可能由于多种潜在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可能存在GH分泌总量不足或分泌紊乱,GH活性差;也可能存在GH受体异常、突变或受体不敏感;存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相对缺乏等。随着生化和基因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今后可能逐渐找到ISS的病因。


其他适应症:


①慢性肾功能衰竭;②肝功能衰竭;③扩张型心肌病;④外科领域:烧伤、严重外伤、手术后、全静脉营养等;⑤提高免疫功能;⑥其他:抗衰老,某些不孕症。 用量及疗程:


用量及疗程因疾病种类、治疗时的年龄和骨龄不同而异。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总的状况是用量偏少,疗程偏短。


推荐的参考用量:GHD:学龄前、学龄期儿童0.1~0.15u/kg/d,青春期开始适当增加剂量,至青春期可达0.15u/kg/d或更大。其他疾病如ISS、SGA、TS等,起始用量0.15u/kg/d左右,青春期0.2u/kg/d甚至更大。


疗程因疾病而异,同时应考虑身高缺失的程度、孩子及家长的意愿等因素。


性早熟患儿rhGH的使用


性早熟影响最终身高,发病越早影响越大,特别是快速进展的性早熟。国外目前约2/3性早熟患者GnRH-a与rhGH联合应用。


关于青春期矮小患者大剂量rhGH使用问题:2003年美国FDA批准大剂量0.3 u/kg/d治疗青春期矮小患者。但国内目前使用剂量一般相对较小,效果也不错,目前国内的常用剂量为:0.15~0.2单位/KG/天。


青春期大剂量的理论基础:1.GH分泌的年龄变化;2.青春期身高的增长对最终身高有很大影响;3. 应用GnRH-a后肌体对rhGH敏感性降低。


需禁用或慎用GH的疾病:


   活动性肿瘤、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Down 综合征、Bloom 综合征、巨幼红细胞贫血等。


rhGH的疗效分析:


rhGH的临床疗效,对与GH缺乏者最为显著,在不伴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在青春期前骨龄较小者,一般每年可生长8~14CM,极个别甚至可达到20CM/年左右,一般可有效提高终身高5~7CM/年。随着骨龄增大,应用rhGH后生长速率和提高终身高幅度会逐渐下降,一般女孩初潮之后第一年,年生长速率只会有6~9CM左右,年提高终身高一只3~4CM,初潮后第二个,生长速率更慢,提高终身高幅度更小,一般以连续3个月,月平均生长速率不足4mm为停药指标。初潮两年以上,骨龄基本闭合,不可能再有治疗机会。男孩变声后,自身生长速率开始下降,治疗效果与女孩初潮后一样,逐渐变差。停药指标与女孩相同。生长激素缺乏(GHD)也有完全性(规范的激发试验GH峰值小于5ng/ml)和部分性(激发试验GH峰值在5~10mg/ml之间)之分,相对来说,完全性GHD的治疗效果好于部分性。


对于GHD,由于病因难以解决,理论上来说应该终身用药。但由于GHD的危害常常不是直接且明显,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包括儿童期应用免费的国家,目前也只是在通过治疗达到较正常的身高后停药。在成人期,如果遇到较大的手术或较严重的烧伤等,缺乏GH伤口愈合较困难时适当使用。


rhGH治疗没有显明的疗程之分,应用时间主要与治疗时身高与同龄人正常身高差距而定,差距越大,总治疗时间越长。由于GH的应用越早相对越好(这里不包括2周岁以下儿童,因儿童在不同的生长时期,生长的调节方式不一样,1周岁之内延续宫内生长调节方式,以代谢轴调节,1周岁之后,逐渐转为GH轴调节,2周岁之后,才以GH调节为主),且及早改善矮小症状,有利于减少因矮小而导致的自卑和遇事退缩心理,更有利于孩子正常生长。但年龄较小时开始应用,一般不需要象骨龄较大者应用那样,一直用到生长速率过低时停用。可应用两至三年,身高达到同龄人正常身高或略高时停用。待身高再次明显落后时,再继续应用。


对于特发性矮小(ISS,含部分家族性矮小),由于GH不缺乏,身材矮小的原因常常因GH分泌紊乱或GH轴上的其他环节异常而造成(如IGF转化或活性低或GH、IGF受体敏感性低)由于没有GH受体或其他如IGF等可用,只能通过加大GH用量间接作用来改善,效果一般会稍差于GHD患者。在青春前儿童,应用后年生长速度一般只有7~12CM左右,年提高终身高一般在3~5CM。青春期后期应用,也一样稍差于GHD者。


由于特纳综合症(TS)是因缺少一条X染色体而造成的先天性疾病,不治疗终身高常常会低于140CM。由于染色体异常无法改变,前期的治疗主要是提高身高。虽然TS患者常常伴有GH缺乏,但应用效果一般会稍差于ISS患者。TS也有完全型和嵌合型之分,嵌合型效果稍好于完全型,少数甚至好于ISS患者。


小于胎龄儿(SGA),主要是因为宫内发育迟缓而致出生时低身长、低体重。SGA的原因很多,因母体原因或胎盘原因者,出生后半年左右多数会实现有效追赶而达到正常身高,不需要治疗,少数因自身原因,且出生后不能改善则可能终身矮小。rhGH治疗SGA的疗效与ISS类似。


软骨发育不良者,由于终身高会过低,且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也常用rhGH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疗效不可靠。


对于Russell-Silver综合症、Cushing 综合症、糖尿病矮小、苯丙酮尿症(PKU)、粘多糖沉积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目前也有建议应用rhGH治疗,但疗效不一,少数治疗效果尚好,多数效果欠佳。Laron综合症(GH受体完全不敏感)和成骨不全等矮小,则rhGH治疗完全无效。Laron综合症约占矮小症患者的0.5%,常常伴有GH缺乏,由于检测较困难,不排除日常诊断为GHD者同时合并GH受体完全不敏感可能,因而,GHD患者应用rhGH后不可能保证100%有效。当然其他疾病亦然。


生长素是否会促进骨龄增长?


时常有人说,生长素会促进骨龄增长,其实,这种观点明显是一种误区。之所以有人有这样的看法,主要还是片面理解造成的。生长素更多地应用于生长素缺乏儿童,这样的儿童,骨龄常常偏低,应用生长素使生长素基本正常后,落后的骨龄有向正常骨龄靠近的趋势,容易误认为是促进骨龄增长,还有不少应用生长素儿童,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骨龄快速增长也容易误认为是生长素造成。因为用药期,出现任何问题都容易往药物影响上考虑。目前已经有足够证据表明,男孩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因为女孩不适合用,易造成男孩化)使雄激素不能转化为雌激素后,骨龄几乎可以做到不增长(由于尚未得到正式批准,目前还未用于临床,只是用于科研),但芳香化酶抑制剂量并不象GnRHa那样会抵制生长素分泌,和抑制生长素受体的敏感性。说明骨龄增长,主要与雌激素有关(男孩体内一样有雌激素)。再说,如果生长素会促进骨龄增长,FDA还会批准使用它来提高终身高吗?还会有那么多人花那么大的代价长期使用吗?
 

在应用rhGH治疗的患者中,疗效不佳的可能原因是:
一、需重新评价诊断:例如疾病对生长激素不敏感,需用较大剂量的疾病而用量偏小等。
二、治疗的依从性不好。
三、并存的其他疾病的影响。
四、潜在的甲状腺功能减低。
五、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的影响,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六、注射技术问题。
七、骨骺已闭合。
八、其他:如心理因素,压力过大,饮食及运动等都有一定影响。
九、药品质量、运输或储存过程中药效减损。
十、可能存在的GH或IGF受体不敏感或Laron综合症。


特别提示:
   以上疗效分析只是多数人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不能绝对化,且不同人个体差异明显,还有可能存在未检查出的其他疾病影响。再说个人配合方面也很重要,用药期间和平时一样,也有可能会生病,如果时常生病,肯定也会影响疗效。家长对此如果疑问可以咨询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