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无尿、尿频、尿痛、尿色异常、泡沫尿……哪些是肾脏不好的信号?

2019年05月14日 10016人阅读

肾脏作为人体最重要器官之一,承担着多项生理功能,其中就包括生产尿液。

正常的小便呈淡黄接近透明的颜色,当尿液出现异常,往往就会让人担心:“是不是肾脏出现了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

常见的尿液异常现象

和肾脏的关系

尿液呈黄色

小便泛黄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不过这并不是肾脏出问题的表现,通常只是因为水喝得太少了。

人体每天需要1500-1700ml的水,如果水喝得太少,或出汗太多,就会导致尿液浓缩呈现深黄色。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喝水太少,也会导致肾脏受损。如果小便颜色经常很黄,就应该改变喝水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来要喝水。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尿液呈黄色(通常是明黄色),那就是服用了某些药物,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黄连素、大黄等。这种情况则不需要担心,停药后就会恢复正常。

泡沫尿/蛋白尿

小便中出现泡沫,往往意味着尿液中出现了不该出现的蛋白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蛋白尿。

正常人也可能会有少量蛋白尿,但一般不会超过150mg/d。如果长时间出现泡沫尿或尿蛋白超过150mg/d,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大量研究均证实,长期蛋白尿是尿毒症的高危因素。如果有蛋白尿,就应该尽早去医院就诊,及时治疗是远离尿毒症的重要措施。

夜尿增多

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在肾脏病早期,不痛不痒很难发现。夜尿增多,就是肾脏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但也往往意味着肾脏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损伤。

除了肾脏疾病以外,心力衰竭、肝硬化等也能导致夜尿增加。如果发现夜尿增多的现象,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千万不要发展到了尿毒症才追悔莫及。

血尿

血尿也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镜下血尿需要通过医院的检查才能发现;而肉眼血尿通过观察尿液即可发现。

肉眼血尿一般略混浊,就像洗肉水一般,严重时会呈现酱油色。如果见到清澈却发红的尿液,可能是某些红色素等原因导致,也可能是血尿,最好是做一个尿液分析,就知道尿中有没有血液了。

儿童血尿:多见急性肾炎、结石或胡桃夹现象。

青少年或中年血尿:多见尿路感染、结石或肾炎。

40岁以上无痛性血尿:多见泌尿系肿瘤。

伴有肾绞痛性血尿:多见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

伴有肾脏肿块性血尿:多见肾囊肿、肿瘤、积水等。

发现血尿应该立刻去医院就医,找到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如果尿蛋白正常,无高血压,无肾功能异常,只是单纯的镜下血尿,那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只需要定期复查就行。因为,有一部分人就是长期镜下血尿,却没有肾脏损伤。

排尿疼痛感

排尿疼痛感,一般来说和肾脏疾病无关。

最常见的原因是尿路感染。此外,还有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等原因也会引起排尿时的痛感,此时应该去泌尿外科就诊。

少尿/无尿

全天尿量少于400ml属于少尿,小于100ml就已经是无尿了。

肾病导致(肾性)的少尿/无尿,一般都肾脏疾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此时已经接近透析。

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急性肾衰导致的,这部分人如果及时发现并治疗,有很大的机会能恢复正常。

如果是肾前性或肾后性病因导致的少尿/无尿,就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肾脏损伤。

人体每天代谢产生的废物需要至少500ml的尿液才能完全排出体外,若废物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就意味着肾功能会受损。

小便就像是整个泌尿系统(肾脏、膀胱、尿道等)的代言人,当泌尿系统出现什么问题,小便往往就会发出警报。养成小便之后看一眼的习惯,可能会让你获益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