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预防孩子缺铁性贫血,这些事情要注意!

2022年05月05日 83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贫血的标准

根据外周血中单位容积血红蛋白量判断:

缺铁性贫血及其发展状况

由于铁缺乏导致血红素合成不足,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
红细胞体积变小,颜色变淡,数量减少,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表现。如下图:


缺铁性贫血有哪些表现?

1、一般表现: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皮肤及粘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粘膜、甲床。
2、造血器官的表现:长期、严重贫血的患者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严重,病程越久,此症状越明显。
3、神经精神变化:长期较轻贫血的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长期严重贫血的患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尤其注意婴幼儿期严重贫血可导致呼吸暂停现象,部分学龄儿童可出现上课时坐不住、小动作多等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早产儿、多胎、胎儿失血、孕母严重缺铁。
2、铁摄入量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春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人乳、牛奶、谷物含铁量低。
3、生长发育过快:多见于婴幼儿青春期、体重每增加1kg需摄入铁35-45mg。
4、铁吸引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肠道病。
5、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牛奶过敏、息肉、钩虫等。

儿科铁缺乏的高危人群
早产儿
婴幼儿6月-3岁
年长儿中饮食结构不合理(挑食、偏食)
青春期发育男孩和女孩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原则: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1、发现面色苍白等,应及时就诊,请医生检查诊断。
2、小细胞性贫血有时不单是缺铁,还可能是地贫,需要检查确诊。
3、主要是针对病因来治疗,如纠正偏食挑食的习惯、查找失血原因等。
4、口服补铁应遵医嘱,注意疗程,在两餐之间服药。
5、一般无需输血,除非严重失血。

缺铁性贫血如何预防?

1、准妈妈应在孕中期开始补铁,每日补充元素铁6mg
2、分娩后,延迟结扎脐带(晚断脐)
3、坚持母乳喂养到6个月(母乳中含乳铁蛋白)
4、婴儿期及时添加辅食(如铁强化米粉、蛋黄、肉泥等)
5、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尽早预防补铁
6、母乳不足的婴儿可加用含铁强化的奶粉
7、儿童需纠正偏食挑食的习惯
8、慢性消化道疾病(尤其腹泻)需及时治疗

缺铁性贫血怎么吃?

血红素铁是指和血红蛋白以及肌红蛋白当中的卟啉结合的铁。血红素铁
容易被人体吸收,主要储存在含动物蛋白丰富的食物当中,如动物肝脏、动
物血、瘦肉、鸡蛋、奶制品等。在日常膳食中,植物源性铁则为非血红素铁,如:木耳、芝麻、海带、紫菜、香菇、芹菜等。非血红素铁相对不容易被人体吸收,且吸收受其他食物例如酸性和碱性食物的影响。
注意:进食乳类和茶等会抑制铁剂的吸收。进食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的吸收。
大家基本知道了怎么判断孩子需要补铁、怎么补了吧?祝宝贝们茁壮成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