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2018年11月28日 951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支原体感染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原体感染,其感染以后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在临床上一般比较多见的是支原体肺炎,以及支原体阴道炎、尿道炎等。在临床上对于支原体感染,其治疗方法,通常是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来进行积极的治疗,其代表药物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通过选用这些药物,一般支原体感染就会很快的达到控制。同时对伴有支原体感染所伴随的症状,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一般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疾病都是可以很快得到治疗和康复。
   支原体感染主要是检测支原体的IgG抗体,应是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两次检查,抗体增高四倍以上则说明支原体感染。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还有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会影响小孩骨骼系统发育,不建议16岁以下儿童使用。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指导治疗为准。
    支原体感染治疗期间,主要是避免进行性生活。另外,最好是夫妻双方同时治疗
    原体是居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感染人体的支原体主要是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最为常见。
人型支原体感染引起阴道炎、宫颈炎、输卵管炎,解脲支原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孕妇感染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
   支原体与其他病原体合并感染时主要表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及生殖道其他炎症,正当依据为支原体培养血清,血监测、CR监测,支原体感染需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对于后期是没有太大的影响的。支原体感染,一般疗程为一到三个月,治愈后要不定期的进行复查,以免防止复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