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川南baby的福音

2018年09月03日 792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泸医附院新生儿科的前身即儿科新生儿病房,成立于1983年。作为当时川南地区唯一的儿科新生儿病房,是川南地区新生儿医学专业的先驱者。由于历史的原因,新生儿室的条件很差,一间病房,几台暖箱。作为儿科病房的一部分,医生护士也不固定,轮流到新生儿室上班,由于病儿不多,医生常常是既要管新生儿病床,还要管普儿科病床。我们的病房在80年代的当时,还算是不错的了,并不落后,冬天取暖有天然气红外烤火炉,夏天防署病房安了一台窗式空调。那是医院仅有的几台空调之一。那年夏天酷暑难熬,热得值班医生护士在值班室根本不能睡觉,于是大家都把席子拉到新生儿室,睡在新生儿室的地板上,能在有空调的房间睡觉,那真是幸福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李清平

九十年代初,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新生儿室改建为新生儿科。病儿也从只有几个增加到十几个。但病房条件仍然很简陋,只有一个拥挤的病房,一个治疗室和一个婴儿洗澡间。医疗设备也仍然很落后,只是多了几台暖箱。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2005年后,新生儿科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新生儿科编制床位35张,医生护士30余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6人。拥有价值数百万的仪器设备。医疗技术也大步提高,在新生儿疾病诊治的许多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不断探索、大胆进取。如率先在省内开展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率先在川南地区开展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等新技术。如今的新生儿科每年收治危重新生儿1500多例,已经发展成为川南地区的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心、早产儿监护中心,美国儿科学会和心连心机构“新生儿复苏”培训基地,四川省医学会新生儿学租和围产医学学组协作单位。

回顾新生儿科的发展历程,无不凝聚着老一辈新生儿科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冉隆瑞、徐贵清、文芙英等主任和江培英、苏德林、许开桂等护士长在新生儿科的创建及成长和发展中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没有她们当年的努力,就没有新生儿科今天的成绩,让我们永远记住她们的功绩,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进吧。

展望新生儿科的未来,我们充满了信心和希望。随着新内科大楼的改建,新生儿科的的病房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届时数个标准化的NICU抢救单位的建立,先进仪器设备的进一步补充,将使泸医新生儿科的环境设施和技术设备进入国内一流水平。川南地区的新生儿宝宝们将会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

为了祖国的花朵们,我们共同努力吧,让泸医新生儿科真正成为川南baby们的福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