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让喉癌的治疗不再任性

2016年04月19日 514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年来,我国喉癌诊疗获得了长足进步,但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患者生存率仍然较低。诊疗不规范是影响我国当前喉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区间医疗水平的差异和喉癌诊疗的特殊性,临床实践中,往往存在治疗“过度”或“不足”的情况,喉癌诊疗的规范化水平亟需提高,为此,我院成立了喉癌单病种诊疗小组,为喉癌患者进行喉癌多学科协作诊疗(MDT),以切实有效地推进喉癌诊疗规范,给予更多患者最佳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改善整体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让喉癌的治疗不再随意、任性。小组成员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理论水平的头颈外科、头颈放疗科、内科、影像学、病理科和内镜医师,以及营养师、专科护士等组成,专家们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及肿瘤的位置、侵犯范围、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喉癌患者“量身定制”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再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喉癌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之间,喉癌的发病率均有差异。在我国,北方比南方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女性和年轻患者也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

       喉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太清楚,可能与长期过度吸烟、酗酒、有害化学气体刺激,以及慢性炎症、病毒感染、放射线辐射等有关。喉癌的早期症状一般不太明显,有的仅表现为声音嘶哑,咽部有异物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等。因此出现上述症状,经过抗炎治疗23 周没有好转时,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都有必要到医院进行喉镜(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检查,如果发现喉新生物,则需要取组织活检,即喉内喷上麻醉药后,夹取一小块瘤体做病理切片检验,35天即可明确诊断。

       喉癌是最能体现医生新技术新方法临床应用水准的病种之一,其有效治疗手段至今仍为外科手术与放疗,化疗单独应用无根治效果。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联合治疗,避免了单一学科治疗的不足,可为患者带来最高的局部控制率和最少的功能损害,如有可能,应尽量保存呼吸、吞咽和语音功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不同病期选择方案不同。早期病变可采取手术或单一放疗,治疗失败后采取综合治疗策略;中期或局部晚期病变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多数病例可能需要联合多种治疗手段;远处转移病变以化疗、靶向和姑息治疗为主,手术仅适用确实需要通过手术以改善生活质量的病例。

       喉癌也是最能体现多学科协作诊疗重要性的病种之一。通过喉癌多学科协作诊疗,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到或超过70%,早期病变超过90%甚至接近100%。大多数患者在获得较为满意治疗效果的同时保留了喉功能。通过“华山论剑”这种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让患者从中获益,达到“延年益喉”的目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