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介入材料的临床应用一:介入治疗的分类

2019年11月26日 10893人阅读

介入治疗,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它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窗口将特定的器材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

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同时又没有大的创伤。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症广、并发症少等优势,现已成为许多患者心目中的理想选择!

一、按照所治疗的疾病分类,介入治疗可分为:

1)外周介入

介入治疗的一大分支是外周血管介入,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穿刺途径对除颅内血管和心脏冠状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

2)心血管介入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是心血管内科领域技术上的创新,是指在χ线透视下,通过导管等特殊器材进入人体心脏和大血管,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或治疗的一种微创诊治方法。

3)神经介入

神经介入是“介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达到栓塞、溶解、扩张、成形和抗肿瘤等治疗目的的一种临床医学科学。

二、按照血管性疾病分类,可分为:

1)血管内介入

① 血管疾病方面:包括治疗血管狭窄和闭塞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动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控制出血(急慢性创伤、产后、炎症、静脉曲张等)、血管畸形以及动静脉瘘与血管瘤的栓塞治疗、预防肺栓塞的下腔静脉滤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技术、各种血管造影诊断、静脉取血诊断等等。

② 肿瘤性疾病方面:包括肿瘤的供血动脉栓塞与药物灌注、术前栓塞肿瘤血管、肿瘤经皮穿刺活检、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氩氦刀)、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2)非血管性介入

1、 经皮内支架安装如食道、贲门、十二指肠支架、十二指肠营养管植入、胆道内外流及内支架、气管支架 ;

2、经皮多靶组织穿刺活检、抽吸、固化术;

3、输卵管扩通术、输卵管妊娠灭活术;

三、疼痛微创介入治疗

· 顽固性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靶点射频热凝术;

· 经皮颈、腰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

· 经皮颈、腰椎间盘臭氧消融;

· 经皮颈、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

· 颈性头痛、顽固性癌痛、腹腔痛、盆腔痛、肩周炎、膝关节痛、足跟痛、痛经、糖  尿病足等各种疼痛;不定陈述综合症(亚健康)、不宁腿综合症、手汗症等。

· 椎体成形术治疗如骨质疏松或椎体转移、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腰痛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