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慢性疼痛(五)----糖尿病引起的手脚痛,这种方法“电到痛除”

2017年11月21日 5721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糖尿病引起的手脚痛,这种方法“电到痛除”

疼痛,是我们人体对外界或内在刺激的一种应激反应。这种本能反应,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外界的刺激产生疼痛,告诉我们要立刻去避免刺激,而内在的疼痛则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出问题”了,要想办法去找到“问题”的源头,消除疼痛。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疼痛只是一种短暂而不愉悦的一种记忆,但对于少部分人而言,疼痛却是一种长期的、痛苦的体验。比如,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简单地说,就是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的病变,引起了异常的疼痛。很多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糖尿病会引起手脚感觉异常,主要是麻木、袜套样感觉,就好像在手脚上套了手套袜子。但是,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手脚会感觉到疼痛,这就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在1型糖尿病人中大约占5%,2型糖尿病中大约占20%。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年轻人,而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因此,这种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在老年人当中更常见。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病因是什么?

对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病因,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解释。但是,主流的观点认为,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一系列改变、连锁反应,导致了神经的功能异常。神经的功能异常以后,对于痛觉的敏感度降低了,一些正常人能够承受的轻微疼痛,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却感觉到剧烈、难忍的疼痛。有的患者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时候,神经甚至开始异常放电,使自身感受到疼痛,就好比是“一朝招蛇咬,十年怕井绳”。


如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患者非常痛苦,疼痛的感觉像针刺、蚁爬,甚至是撕裂。长期的疼痛,会影响作息、影响精神状态,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引起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由于目前尚无明确的机制解释为什么会这样,所以还没有能够根治这种疾病的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有效的血糖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除此之外,药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包括抗抑郁、抗惊厥的药物,还有一些从发病机制层面的药物。但是,大部分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而这个疾病的发病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因此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要慎重。


脊髓电刺激技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福音

除了药物能够缓解疼痛之外,近些年来兴起的脊髓电刺激技术是一种相比而言有效、副作用小的技术。脊髓电刺激技术是通过外来的电刺激,去“屏蔽”由于神经病变引起的过度异常放电。这样一来,我们的大脑中枢无法对异常放电产生有效的感应,疼痛的感觉自然就减轻了。


脊髓电刺激治疗,是通过微创技术在脊髓背面植入1个电极,通过电刺激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它不破环人体的组织结构,有灵活多变的调节模式,可随患者病情的变化在体外不断调节,使疼痛能获得长期有效的控制。此外,脊髓电刺激技术不仅能够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对治疗各种长期疼痛,甚至是难治性疼痛都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目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贺石生团队作为脊髓电刺激沪上首创者,已成功开展此项技术。

 

脊柱外科及脊髓电刺激技术专家介绍

贺石生教授是中国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擅长各种脊柱常见及疑难疾病的手术治疗,对枕颈畸形、颈椎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管狭窄症、胸椎间盘突出症、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弯、脊柱肿瘤、脊柱结核及脊柱外伤等各类脊柱疾患的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贺石生教授也是中国著名的脊柱微创专家,是国内开展脊柱微创手术经验最为丰富的专家之一,是目前国内开展椎间盘介入消融、椎间孔镜、椎间盘镜、微创通道、微创经皮内固定及显微镜辅助颈椎手术最多的专家之一,在脊柱微创的手术、器械设计、医生培训和科研方面做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贺石生教授还致力于推动脊柱疼痛的相关治疗,在上海率先开展了外科手术植入脊髓电刺激的技术来治疗各种严重的疼痛:如脊柱手术后难以缓解的腰腿痛、带状疱疹后引起的严重疼痛、糖尿病及血管闭塞缺血引起的下肢疼痛坏死、脊髄损伤后引起的严重疼痛、截肢后引起的严重疼痛、外伤后引起的肢体严重疼痛以及各种常规方法难以缓解的疼痛,这些难以治疗的疼痛均可以尝试脊髓电刺激技术,它可以让你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贺石生教授还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脊柱疼痛研究所:同济大学脊柱疼痛医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该研究所由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外科、疼痛科、康复科、基础研究等多学科共同组成,是集临床、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特色专科,对脊柱疼痛的治疗实行一站式的治疗,从根本上改变和消除致病因素,从而达到治病和预防的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