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东洋医学术语中的 “表”“外”、“里”“内”“中”

2018年07月17日 781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日)松冈尚则等

汉方医学使用“半表半里”、“半外半里”等术语,而这些术语并未见于堪称经典的《宋版伤寒论》中。《宋版伤寒论》有“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的记载,《伤寒论》的别本《金匮玉函经》中云“假令纯阴结,不得有外证,悉入在于里,此为半在外半在里”。“半外半里”,仅作为一种概念被记述。这些记载中“里”的相对文不是“表”而是“外”。故本文将考察《宋版伤寒论》中“外”、“表”、“里”、“内”、“中”等用语是如何变化的、宋校正以前文献中是否存在“外”和“里”相配使用的医学术语等问题。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黎崇裕

方法

本文考察未经宋校正本《千金方》(遣唐使携回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太平圣惠方》、《辅行诀臓腑用药法要》,及经宋校本《备急千金要方》、《宋版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外台秘要方》、《千金翼方》、《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邓珍本、呉迁本)。《宋版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邓珍本、呉迁本)、《太平圣惠方》第八卷、《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条文,一准牧角和宏编制条文号码。

结果

未经宋校正本《千金方》(遣唐使携回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并序》中“欲华其表而悴其中”,《宋版伤寒论》序文作“华其外而悴其内”、宋校正本《备急千金要方·并序》作“欲华其表而悴其内”。

未经宋校正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卷第十五肉极第四“里虚外实”,宋校正本《外台秘要方》肉极寒方五首“内虚外实”。

敦煌古医籍《辅行诀臓腑用药法要》“小泻脾汤,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脉微者。方: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炙,各三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中,见有“里寒外热”记述。

《宋版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之四逆汤条,见有“里寒外热”、“内寒外热”、“表热里寒”等记载。

考察

通常在日本语中,与“里”相对的词,应当作“表”。而与“中”、“内”相对的词,应该为“外”。可是,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些术语用法,适用于日本语概念之中,按照语法,则“里边”的反义词成为“外边”。就是说,这种语法的差异,证明了这些用语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本文在调查医学术语“外”“表”、“里”“内”“中”的使用情况基础上,区别宋校正前与校正后之用法,并加以考证。

宋校正医书,始于北宋名臣韩琦于嘉佑二年(1057)八月上言。仁宗采纳韩琦进言,于编修院设置校正医书局,任命掌禹锡、林亿、张洞、苏颂四人为校正医书官。于1065年《伤寒杂病论》(大字本)、1066年《金匮玉函经》、1066年《金匮要略方论》(大字本)、《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1068年《脉经》、1069年《外台秘要方》、1088年《伤寒杂病论》(小字本)、1096年《金匮要略方》,相继出版。现存以上诸书,除《千金方》之外,皆经宋校正之书。《千金方》诸版本中,现存未经宋校正本《千金方》(遣唐使携回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科兹洛夫本、斯坦因本,及经宋校正《备急千金要方》。现存《伤寒论》,为明赵开美本《宋版伤寒论》,属小字本系统。宋校正的目的,是刊正古传本中舛错。经历漫长时代传抄的古典,其鲁鱼亥豕,或简断泯灭,实为难以想象。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校正序云:“正缪误者六千余字”,据此可知,大约平均15字中即有1字讹误,需要校正。依此推知,《伤寒论》的书写状态亦或与此大同小异。孙奇等校正《伤寒论》自序,其全文602字之中,共有353字能够与《备急千金要方》文字对校。作为参校本、经宋校正的《备急千金要方》,仅有345字相同,较353字少8字(40字少1字的比例),19个异体字(20字中1个异体字的比例),但未经宋校正本《备急千金要方》,对校出327字,实际上较353相差26字,并有60个异体字。

将《伤寒论》序文可以对校的部分,与未经宋校正的《千金方》(遣唐使携回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及《宋版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相比较。结果是,未经宋校正的《千金方》作“欲华其表而悴其中”,经宋校正的《宋版伤寒论》序文作“华其外而悴其内”,经宋校正的《备急千金要方》作“欲华其表而悴其内”。宋校刊时间顺序,为《伤寒论》(小字本)1088年,《备急千金要方》1066年,即《备急千金要方》先于《伤寒论》校勘刊行。就是说,本来宋校正以前所用的“表”、“中”,经宋校正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改写成“表”、“内”;经宋校正的《伤寒论》改写为“外”、“内”。《伤寒论》中出现了“表”作“外”、“中”作“内”的变化。每次宋校正之际,都会出现互异现象,是因为校正医书局的宋臣们所考虑的,是能够用具有相同意义的词语替换某些用语,但并非使用完全相同的替换词语。或许在他们看来,每次校正使之有所变化的,是那些词语间存在着微妙的语意差异。可以认为,林亿等的《伤寒杂病论》,是在旧思想上涂写新思想的形态,以新世代的《伤寒论》展现于世。

另外,可作如此推论,即序文中被改写了的用语,仅是书中内容的一部分,改写的内容会与后面的原文内容发生矛盾,所以对全文的用语进行了调整。实际上,《千金方》(遣唐使携回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千金要方》的这部分内容,不是出现在序文中,而是记载在原文中。或缘于此,《宋版伤寒论》将“里”的对应词写成“外”。《宋版伤寒论》“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文中,“里”的对应语确实为“外”,因此,以此文为基准,产生了“半外半里”的概念。然而,“里”对应语为“表”,如果是由于宋校正时,用“外”替换了“表”,而造成了这种结果的话,那末“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表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表也”的记载本来是正确的,“半表半里”的概念亦是正确的。因此有必要对宋校正以前的文献中“里”的对应语是否仅使用“表”、是否亦有使用“外”的情况、宋校正以后的文献中是如何记述“半表半里”、“半外半里”的等相关问题加以研究。

宋校正以后的文献中,最初使用“表”对应“里”的记载,见于1107年《伤寒活人书》(朱肱,宋大观),有“半在里半在表”的记述。1142年《伤寒明理论》(成无己)中有“邪在半表半里者”之文。故“半表半里”这一术语,极可能以此为嚆矢。《伤寒明理论》的成书年代,有1142年以后,或1132年,或1108年等,说法不一。1148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有“邪气犹半表半里之间,与小柴胡汤,以去表里之邪”之注释内容。可以认为,自此之后,“半表半里”这一术语被医界普遍使用。又《普济本事方》中见“此正半在里半在表”之记载。总之,可以推论,“半表半里”这一术语成熟于明代。

多纪元简、内藤希哲、多纪元坚、喜多村直、雉间子丙、山田正珍等著述中,用“半表半里”表述少阳病之病位。吉益南涯的弟子和田元庸认为,“半外半里”之说是后人所立,又“半表半里”之说亦为后人羼入)。吉益东洞在《类聚方》中,用括号将“半外半里”包裹,或对此用语表示疑问。又尾台榕堂亦曰“半外半里”为后世所羼入。

本研究检索、调查宋校正以前文献中包含“里”与“外”医学术语的情况,即《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有“里虚外实”之记载,《辅行诀臓腑用药法要》、《太平圣惠方》第八卷中见有“里寒外热”之记述。

未经宋校正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卷第十五肉极第四有“里虚外实”之记载。相似内容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亦作“里虚外实”。经宋校正的《外台秘要方》肉极寒方五首中作“内虚外实”,“里”改写为“内”。山田业广记云“《外台》十六引《删繁》,下条同”,而实际上《千金方》和《外台秘要方》的记载完全不同。这种变化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但可作为“里”被改为“内”之例而举述。《金匮要略》有关肉极的记述未见使用“里虚外实”之术语。

敦煌古医籍《辅行诀臓腑用药法要》云:“小泻脾汤,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脉微者。方: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炙,各三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文中使用“里寒外热”术语。《辅行诀臓腑用药法要》,包藏在二十世纪初敦煌千佛洞盗掘出的古文书之中,中华民国时期曾归属于河北省中医师。当时保存有两种抄本,其原本毁损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梁代著名《神农本草经集注》(500年)作者陶弘景(452-536)所述,云“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方》,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也。……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此中确有颇具深意的记述。此“里寒外热”术语,亦见于《宋版伤寒论》、《金匮要略》(邓珍本、呉迁本)。一般将《千金翼方》称为唐本伤寒论,其中《翼》284(少阴37)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絶,身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而脉不出。通脉四逆汤主之。方: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赤者,加葱白九茎。腹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加减服之”。“里寒外热”这一概念,即便经宋校正后,仍被保存下来。“里寒外热”术语,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邓珍本、呉迁本)、《千金翼方》、《金匮玉函经》“通脉四逆汤”条文中。另外,未经宋校正的《太平圣惠方第》八卷,未见通脉四逆汤条文,而见于(圣8-102少阴17)“少阴病,下利水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絶,身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时利止,而脉不出者,宜四逆汤”。于四逆汤条文中使用“里寒外热”术语。但是,《太平圣惠方》第八卷的四逆汤(圣8-诸方41),云“四逆汤方:附子[―两,炮裂去皮脐],干姜[一两,炮裂剉],甘草[一两,炙微赤剉]。右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中盏,入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此方《伤寒论》载于“通脉四逆汤处方”。又,圣8-59(阳明24)中“阳明病,若脉浮迟,表热里寒,下利水谷,宜四逆汤”。而此条文在《伤寒论》中非为“通脉四逆汤”,却相当于《伤寒论》的“四逆汤”条文。就是说《太平圣惠方》第八卷的“四逆汤”,两见于《伤寒论》的“通脉四逆汤”条和“四逆汤”条。

《宋版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四逆汤”条文中,分别出现了“里寒外热”和“内寒外热”及“表热里寒”的记述。这些基本相同的条文,却用三个不同的医学术语记述。

《宋版伤寒论》的[宋176(太阳下49)]白虎汤条记云“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方三十八。知母[六两],石膏[―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倶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图4)林亿等认为“表里”二字有误,说明宋校正时,所见旧传本之舛错、用语之混乱状况。

中医古典中所载“表里”、“内外”、“阴阳”,于各书之间具有互换性。《外台秘要方》(唐752年,王焘)卷一云“王叔和曰……(王叔和)又曰:夫表和里病,(一作阳盛阴虚)下之而愈,汗之则死,里和表病(一作阳虚阴盛),汗之而愈,下之则死。”

《太平圣惠方》卷8-叙11云“夫表和里病,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里和表病,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不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然则桂枝下咽,表和则愈;承气入胃,里平则痊。明当消息病之状候,不可乱投汤药,虚其胃气也。”

又伤寒例-2云“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自谓其分。至令寃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外台秘要方》引用王叔和语,揭示了“表里”、“阴阳”,在《太平圣惠方》及《伤寒论》中被互换之现象。并且在校正《伤寒论》之际,林亿等又校勘《千金》及《外台秘要》。宋版158条(太阳下31)中见有“臣亿等谨按……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匿虫)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之自述。

关于“外”“表”“里”“内”“中”术语的解释,近代各家众说不一。

著名考证学派学者森立之,所著《伤寒论考注》中作如此叙述:

凡此书通例,云表者,专谓皮表证,寒热是也。云外者,太阳诸证,喘咳之类是也。《太阳下篇廿二》云:“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所云外证,似指少阳肠胃外诸证矣。十九条柴桂汤条云:“外证未去”宜并考。22)

日本千叶古方元祖之一奥田谦藏,在自着《伤寒论梗慨》(1956)中云,“所谓表,外面之意,与深部相对,浅部之义。身体的最浅部位,即指皮肤表面部分,假称为表。表又时称作肌。发病后,日尚浅,病未进,即病之部位尚止浅表状态,称谓病在表。所谓里,内面之意,与浅部相对,深部之义。身体的最深部位,即指消化道部分,假称为里。里又时称作胃。发病后既经数日,病渐深,即病之部位既达深所状态,称谓病在里。又表里之间,时称胸胁。所谓内,与外对称之辞,其意义大略与里相似。唯里所指其处甚狭,内所指其处甚广。外亦与内对称之辞,其意义大略同于表。唯表所指其处甚狭,外所指其处甚广。因故表位对内位而言为外,对表里间而言亦为外位。里位对外位而言为内,对表里间而言亦为内。而且,表里间,对内位为外,对外位为内是也”。

对于奥田谦藏之见解,藤平健深有感慨地说:“这种解释,自古以来,对于内外学者而言,作为一种常识性概念被理解,但是认真地思考之后,方知并非常识性的问题。而且,即便理解为常识性知识,前述奥田先生的说明中最后部分‘因故表位对内位而言为外,云云’等解说,仍属似是而非,完全难以理解的说法。”2所谓内外部位,可以认为是实际存在的,亦可以说是一种概念性的存在,而且在某种场合,是一种相对性的存在。半表半里的范围,犹如处于环状帯中,关键是以哪里为立足点,以所设位置点为圆中心,向外所见范围皆为外。自所谓外,面向中心方面,所见范围皆为内。一方,小仓重成用内外区分药方,他说:“柴胡桂枝汤属外之药方,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等属内之药方”

承继千叶古方流派系统的长坂和彦认为,“从A点观察,其外侧(实线箭头)皆为外,中侧(波线箭头)皆为内。从B点观察,其外侧为外,内侧为内。如此一来,对于内外这种相对性概念,明示了表为皮肤、筋肉,里为内臓等固定器官的概念。如图所示,外比表广,内比里阔。若由B点观察,则C为外证,所以B与C的并病,应优先治疗C。此即称先外后内”。

大冢敬节曾撰文云,“大约在昭和10年前后,我阅读了和田元庸的《伤寒论精义外传》,当时觉得‘半表半里’字句欠妥,必当为‘半外半里’。《伤寒论》中亦云‘半在外半在里’,并无‘半在表半在里’之说,所以应该忠实于古典,故以‘半外半里’句为准”,而且制图表示,此图基本与龙野一雄于昭和19年所制图相同。

龙野一雄于昭和19年作了如下定义,“我界定所谓表证即指表现于躯壳的症状(非病理解剖学上的变化),即四肢、头部、躯干(腹侧除外)表面发热、寒冷、发汗、疼痛等症状。所谓里证即指躯殻内部出现的症状,口腔、胸腹部等诸症状是也。所谓内,《伤寒论》中指胃。所谓外,指胃以外的部位。内包括里的一部分,外包括表和里的一部分。里是表以外的部位,包括外的一部分和内。”。可是,龙野一雄于昭和41年,订正了此说,“A的位置在外,但不是外的全部,而在外一部分。据其意义可称半外。又非为表的太阳位置,所以可称为里,但不是完全里的少阴的位置,故可以说成半里。基于此,把A称为半外半里。若仅从外的位置来观察,是表里之中间,可以称作半表半里。因具有如此关系,正确地说,A的位置当称半外半里,根据不同的见解,以可以称为半表半里。再举一例证明,若仅观察里,背部有太阳,两胁有少阳,腹部有阳明。若观察外在全体,A的位置在表里之中间,那正是少阳的位置。因此应该认为,少阳存在于表的两侧及外的中间。外邪自外侵入身体,但是此时A的位置,处于小柴胡汤位置上。小柴胡汤的处方内容,大体可分类为肝与脾药。诊察三部九候脉象,可知左右的关上为肝脾之位,就是说中间是肝脾的位置,那么小柴胡汤作为代表性方剂的理由即不言而喻了。若就B的位置而言,因兼于表,故用柴胡桂枝汤。若C的位置,兼有胃实,故用大柴胡汤。”此前关于小柴胡汤的解说,因依从古方派的注释,而存在错误,故今作如上订正。

荒木正胤认为,表里内外,不仅是单纯地表述表与里、外与内的相对性概念的语言,而是具体地描述病邪自体表侵入体内的过程,同时表明表、外、里、内是代表各各局限部位的概念。(图9a)。因此,将三阴三阳配合起来,综合思考。但是,有关阳明里位及阳明内位的治疗方剂白虎汤类、承气汤类的论文,于不同年代,论说内容有所异同。又以里位为肾、膀胱、子宫、小肠,以内位为胃、大肠、脾。划定里位自脐至下(下腹部),内位自心下至脐(上腹部)而叙述(图9c),并以里位为上腹部(自心下至脐的部位),以内位为下腹部(脐以下的部位)而论述。

森田幸门在《伤寒论入门》中,用西洋解剖学用语说明《伤寒论》的内外表里,曰“里与内,经常被当作同义词使用,但亦有将内看作里中一部分的说法。此记载与本文考察结果一致。

小山诚次论曰“并不是依照解剖学的臓器、组织分类的明确划分,这些划分模糊性较强,不是依据验证实体划分的。并无必要拘泥“半在里半在外”,或者“半外半里”的解释,更无必要排斥“半在里半在表”、“半表半里”概念。

就是说,东洋医学中“表”“外”“内”“里”的关系,尚无统一见解。

此外,称为考证学派的伊泽棠轩在《素问释义》中,校勘云“《千金》中作内。《甲乙》中作内,《千金》同。”等,指出“内”与“中”曾替换书写之情况。,检索伊泽棠轩指出的部位,发现“内”与“中”的替换,始于宋校正以前,可以认为宋校正时既已替换。伊泽棠轩之所以对起于宋校正以前的替换书写未加论述,是因为表4中所载资料《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等,明治时代已传入日本。考证学派关于“内”与“中”的替换问题,并未引起重视。

总括

关于《伤寒论》中的“半外半里”概念,通过对《宋版伤寒论》序文,与宋校正以前的《千金方·并序》相比较,可以推测,此概念极可能是宋校正时将“表”改为“外”后出现的。但是,因宋校正以前既有使用“外”与“里”的“里虚外实”、“里寒外热”术语,故不能否定本来既存在“半在里半在外”、“半在外半在里”的表述方法。宋校正时,轻易地替换了“外”、“表”词语,并替换了“里”“内”“中”等词语。所以宋校正以前的状态,仅据宋校正以后的书籍,已难以窥知。因此,在考察此类概念时,翻阅宋校正以前的文献,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必要条件。

东洋医学将“外”和“表”,经常作为具有同样意义的词语被使用,而且“内”“中”“里”亦同样被看作同义词。文献证明,主持校正的林亿等,几乎不加区别地将此类词语皆作为同义词处理。

----------------------------------------------------

转自陈建国.中日韩经方论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0-17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