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类风湿关节炎吃什么药?

2023年04月17日 57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双手、腕、足等多关节疼痛、肿胀及僵硬等。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包括:

1,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退热作用,是缓解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等。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肝和肾功能损害,以及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选择药物应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非甾体抗炎药同时服用,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2,传统抗风湿药物:该类药物较非甾体抗炎药发挥作用慢,不具备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但可延缓和控制病情进展。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用药,也是联合治疗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口炎等。来氟米特主要不良反应有有胃肠道反应、肝损伤、脱发、骨髓抑制和高血压等,因其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抗疟药包括羟氯喹和氯喹,前者应用较多,用药前和治疗期间需检查眼底,以监测该药是否可能导致的视网膜损害。柳氮磺吡啶由小剂量开始,会减少不良反应,对磺胺过敏者慎用。环孢素突出的不良反应为血肌酐和血压上升,服用药物期间宜严密监测。

3,生物抗风湿药物:是目前积极有效控制炎症的重要药物,可减少骨破坏,减少激素用量和骨质疏松。目前最普遍应用的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白细胞介素(IL)-6拮抗剂。为增加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本类生物制剂宜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其主要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和输液反应,可能增加感染,尤其是结核感染的风险,有些生物制剂长期使用会使发生肿瘤的潜在风险增加。用药前应筛查结核,除外活动性感染和肿瘤。

4,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和全身炎症。治疗原则是小剂量、短疗程。

5,植物药制剂:对缓解关节症状有较好作用。如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青藤碱等。其中雷公藤多苷最为常用,应注意其性腺抑制、骨髓抑制、肝损伤等副作用。

出现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就诊,不要滥用偏方、秘方,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如果以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患者出现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可考虑行外科手术。

相关药品
甲氨蝶呤:用于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等。

来氟米特:用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

羟氯喹: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等。

柳氮磺吡啶: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雷公藤多苷: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氯喹: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

白细胞介素(IL)-6拮抗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

白芍总苷: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青藤碱:用于急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