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就诊指南】颅咽管瘤术前检查及手术治疗目的—颅脑肿瘤专家赵天智

2021年11月18日 812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大多数颅咽管瘤呈间歇性生长,故从总体上看肿瘤生长较慢,其症状发展也慢;少数颅咽管瘤生长快速,其病情进展亦较快。

  临床表现包括几个方面:肿瘤占位效应及阻塞室间孔引起的高颅压表现;肿瘤压迫视交叉、视神经引起的视力障碍;肿瘤压迫下丘脑、垂体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肿瘤侵及其他脑组织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各种症状在儿童及青年患者与成人患者的发生频率略有不同,前者首发症状以颅内高压多见,后者以视神经压迫症状多见,所有患者均有可能产生内分泌改变,但成人发现较早。

  手术治疗成为颅咽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切除肿瘤达到解除肿瘤对视神经交叉及其他神经组织的压迫,解除颅内压增高,对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则较难恢复。对于实质性肿瘤,手术可切除瘤体;对于囊性肿瘤,手术可放去囊液,从而缓解肿瘤的压迫症状。由于颅咽管瘤为良性肿瘤,除部分与视交叉、灰结节、垂体柄、下丘脑、第三脑室底等某处粘连外,大多数与周围组织结构有胶质反应边界或蛛网膜分界,因此原则上应力争做到肿瘤全切除,尤其对儿童患者,以防止复发。小的颅咽管瘤特别是鞍内型肿瘤一般采取经蝶术式,大瘤宜采取经颅术式。一般来说,成功的手术可有效缓解视交叉受压引起的视力、视野改变以及高颅压引起的头痛等症状,还能使腺垂体功能得到恢复。不过,很多鞍上型颅咽管瘤与周围脑组织(特别是下丘脑)紧密相连,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这些病人并不强求完全切除肿瘤,可采取部分切除,部分切除的缺点是术后复发率很高。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大小、形状、钙化程度、囊肿部分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容易接近脑脊液通路等因素,手术需选择不同的入路或方式,并各自有其优缺点。

  术前预住院需要做的检查:

  1、视力、视野

  2、激素(生长、性腺、ACTH、CORT、甲功)

  4、头颅CT(冠矢轴位,刻盘)

  3、核磁(全部刻盘):平扫(T2需扫space序列,层厚1mm)十增强(扫space序列,层厚1mm)十3D fiesta(矢状位)十Flair(轴位,薄扫,层厚1mm)+mra

  颅咽管瘤是良性肿瘤,只要治疗得当,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手术全切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肿瘤无论是在手术切除还是在术后护理都具有复杂性,稍有不慎会给患者造成永久的遗憾。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是战胜颅咽管瘤的必然条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