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多数老年心理问题由生活琐事诱发

2018年08月23日 836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浙江中老年网   2012年10月09日   明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

  跟小贩争吵后,62岁阿姨得了抑郁症
  老年病专家提醒:多数老年心理问题由生活琐事诱发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陈斌华

   一位生活宽裕、家庭关系和谐的退休工人,一次跟卖菜小贩因缺斤短两问题争吵后,开始浑身不舒服。细致的全身检查始终找不出原因,最后发现她的问题竟然是得了老年抑郁症。

  明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逐渐成为关注热点。国际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已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

  跟小贩争吵引发抑郁症
  家住杭州城西的李阿姨今年62岁,生活富裕,儿子、媳妇孝顺,令很多人羡慕。

  可最近一个多月,李阿姨一会儿说胸闷、胃不舒服、容易出汗,一会儿又说手抖、脚麻、没有力气。孝顺的儿子专门请假陪她去医院做了心电图、胃镜、大脑CT、肿瘤指标、甲状腺功能等细致的全身检查。结果是除了有一点最常见的浅表性胃炎,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但李阿姨仍觉得不舒服。儿子最后陪她找到杭州市七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陈斌华,进行咨询。

  整个咨询的过程中,李阿姨很少说话,几乎是儿子在复述她近一个多月来的表现。但追溯到原因时,她却很来劲地讲了那次跟卖菜小贩的争吵经过。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她怀疑小贩缺斤短两,小贩不仅没有承认,还骂她弄不灵清。所以她一直生着闷气,第二天就觉得身体不舒服。

  “李阿姨是典型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已经需要通过药物来治疗,如果一直拖延误治疗的话,通过植物神经的影响,真的会出现内分泌、消化、心血管等方面的生理疾病,严重的还会发生自杀。”陈主任介绍,老年人的抑郁症并非由特殊的事情诱发,有时候哪怕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有可能因想不开而受刺激。

  老年门诊量增长迅速

  杭州市七医院近年来老年门诊量统计显示,2010年全年老年门诊量为1000余人,2011年增长到2500余人,2012年截至9月底,已达2300余人。

  “人到老年,不仅躯体功能下降,随着渐渐退出社会舞台,心理感受也同样在变化,会变得孤独、固执、敏感,诸多因素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该院院长张永华说。

  大多数老年人及家人对心理疾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早期识别。

  老年心理问题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患者比例约为6:4。从疾病种类来看,记忆障碍、睡眠障碍占50%左右;心境障碍、情绪问题约占25%;人际交往、子女教育、躯体疾病引发的精神障碍占20%。而且很多患者是几个问题合并在一起,共同导致精神心理疾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