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几种角膜周边病的鉴别

2019年05月29日 91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边缘性角膜变性:又称Terrien角膜边缘变性,本病为一少见的双眼慢性进行性病变。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性炎症有关。男女发病比3:1,常于青年时期(20~30岁)开始,多为双眼,但可先后发病,进展缓慢,病程长。一般无疼痛、畏光,视力缓慢逐渐下降。单眼或双眼对称性角膜边缘变薄扩张,病变多自角膜上方开始,早期形同老年环,在角膜周边出现细小点状混浊,与角膜缘平行且有一透明区,但此透明间距的浅层有血管自角膜缘伸入混浊区,血管止端有黄白色条状脂质沉着。病变区缓慢地进行性变薄,呈弧形沟状凹陷。引起不规则近视散光,视力进行减退且无法矫正。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边缘性卡他性角膜炎也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或卡他性角膜溃疡。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是由慢性睑结膜炎引起的。角膜浸润处可见中性粒细胞。宿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产生的抗体反应与角膜浸润有关。有报道,β-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以引起周边角膜溃疡,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溃疡相似。患者眼睫毛处常有细菌,90%的患者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常伴有葡萄球菌性睑缘炎的体征,睫毛根部红疹,红斑,睑缘不规则,睑板腺分泌物黏稠,睫毛脱落等。眼睑和球结膜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轻度到中度的眼痛、畏光、异物感、结膜充血等。以周边角膜浸润起病,浸润与角膜缘之间有1~2mm的透明角膜。角膜浸润可为单发或多发,平行于角膜缘而扩展,浸润可融合。随角膜炎的迁移,浸润部位的角膜上皮脱落,形成角膜溃疡或角膜基质变薄。角膜缘血管长入溃疡区。严重者,溃疡偶尔可导致穿孔。

蚕食性角膜炎:多位于角膜边缘性附近,主要是由于角膜边缘靠 近角膜缘血管网,自身免疫性炎症因子及自身免细胞多位于角膜缘附近。感染性角膜溃疡多位于角膜中央附近,这是因为角膜中央离角膜缘血管网远,营养差,修复慢,因此,临床上假如出现角膜缘附近的炎症或溃疡,首先要考虑有没有自身免疫性的因素。蚕食性角膜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原发性、慢性、疼痛性角膜溃疡,进行性发展。多数为老年人,发病常为单眼,少数年轻人患病,常为双眼。主要症状为剧烈疼痛 、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初起于睑裂区角膜缘部,由浅层灰色浸润发展成边缘性溃疡,并逐渐向角膜中央部匐行扩展。溃疡早期不易与单纯的边缘性角膜溃疡相区别,经2~3周后,溃疡的进行缘出现潜掘状犁沟与稍隆起的悬边,少数病例由于角膜周边进行性发展而出现轮状溃疡区。溃疡侵蚀深度约占基质层的1/2,常不向深部发展引起后弹力膜膨出或穿孔者少见。

角膜老年环:角膜老年环是角周边部基质内的类脂质沉着。见于老年人,50~60岁的人群中有60%有老年环,80岁以上的人群几乎全部有老年环。双眼发病。起初浑浊在角膜上下方,逐渐发展为环形。该环呈白色,通常约1mm宽,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宽,颜色变深,外侧边界清楚,内侧边界稍模糊,与角膜缘之间有透明角膜带相隔。老年环通常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退行性改变,但也可能是高脂蛋白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或血清胆固醇增高的眼部表现。偶尔也可作为一种先天性异常出现于青壮年,又称“青年环”,这时病变常局限于角膜缘的一部分,而不形成环状。

角膜周边环状脂肪变性:多为双侧,与年龄无关,角膜周边环状混浊,境界不清,呈灰黄色或灰色。病变呈进行性向中央区进展。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