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肾脏疾病的起因和预防

2017年03月10日 6323人阅读

1、肾病病因 

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发病的先决条件,在与人体正气的强弱,以及邪正交争和双方盛衰的情况。 

导致肾脏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如六淫、七情、饮食、劳逸、房劳、药毒、意外伤害等多种内外因素均可致病。并且,在疾病的发生、演变过程,病因和其病理产物常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如某一阶段的病理产物也可成为另一阶段的致病因素,并导致疾病的发展。如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内生五气,如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以及淤血阻滞,常常成为导致肾脏疾病加重及发展的治病因素。

《医源资料库》:肾病,病名。肾脏的各种病证。由外邪侵袭,或劳欲过度,久病耗伤精气等所致。《素问·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脉经》卷六:“肾病,其色黑,其气虚弱,吸吸少气,两耳苦聋,腰痛,时时失精,饮食减少,膝以下清。”《太平圣惠方·肾脏论》:“若肾虚则腰背切痛,不能俯仰,足胫小弱,多恶风寒,手足厥冷,呼吸少气,骨节烦疼,脐腹结痛,面色黧黑,两耳虚鸣,肌骨干枯,小便滑数,诊其脉浮细而数者,是肾虚之候也。”“若实则阳气盛,若阳气盛则生热,热则舌燥咽肿,心烦嗌干,胸胁作痛,喘咳汗出,小腹胀满,腰背强急,体重骨热,小便赤黄,好怒好忘,足下热疼,诊其脉浮紧者,是肾实之候也。”肾之本病,为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胻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滞,吐利腥秽,水液澄澈清冷不禁,消渴引饮。标病,为发热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后廉痛。(见《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治宜根据辨证,相应采用补肾填精。滋阴温阳,补肾纳气、通阳行水等法

2、肾病症状

要想早期发现肾病,认识肾炎的常见症状很有帮助。一般来讲,肾炎的常见症状有水肿、尿中泡沫增多、血尿、腰部酸痛、高血压等。 

首先说水肿。肾炎的水肿常常先出现在眼睑、面部、阴囊等比较疏松的地方,以后才会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亦可全身水肿,少数人也可有腹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