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高危儿早期干预方案

2018年10月18日 82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早期干预的定义 

早期干预是对发育偏离正常和/或可能偏离正常的儿童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教育训练手段,以便使这部分儿童的智力  (或能力)有所提高并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能。 

2. 早期干预的对象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张旭烨

   接受早期干预的特殊儿童有:智力障碍婴幼儿、听力障碍婴幼儿、视力障碍婴幼儿、自闭症婴幼儿、运动障碍婴幼儿、脑性瘫痪婴幼儿、感统失调婴幼儿、多动症婴幼儿、颜面损伤婴幼儿、多重障碍婴幼儿。

3. 早期干预的目的和目标

通过特殊的教育与训练方法,尽量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即职业的适应、社会的适应和个人的适应(指个人生活自理)。

4 .对发育落后儿早期干预的主要方法

1) 视、听障

①红色视觉刺激:注视红球不好的,每天多次用红光手电引导注视(注意需要眼科处理情况的早期发现)。②图片刺激;③咯咯声听觉刺激;④音乐刺激。

2)头后仰

①悬吊被单内左右側翻;②睡吊床抑制头后仰;③颈背部叩击;④拉坐训练;⑤抱球姿势;⑥头前屈运动;⑦坐位头前屈和左右运动;⑧正确抱姿、睡姿和进食姿势。

3)竖头差

①俯卧位抬头;②按柔风池穴;③按摩、捏脊、叩击背部;④俯卧转头运动;⑤俯卧亲人胸部戏耍。

4)上肢肌张力高

①上肢按摩;②上肢体操;③上肢屈伸牵拉;④上肢支撑负重。

5)手握持紧张

①叩击手背;②手部按摩;③手背屈牵拉;④手握粗玩具;⑤手绢捆绑;⑥伸手抓物。

6)不会翻身

①悬吊翻身;②裹被翻身;③穴位刺激翻身;④腿拉式翻身;⑤臂拉式翻身;⑥玩具音引诱翻身。用语言、玩具引不出翻身的加穴位刺激促进翻身。扶成侧卧后如头后仰压推双风池穴,否则按压上侧肩井或环跳穴。

7)坐不稳

①双腿分开;②抱位双腿分开;③长坐足背屈压腿;④扶坐重心转换;⑤垫上扶坐重心转换;⑥扶坐支撑训练;⑦坐位躯干扭转;⑧腰背部按摩或叩击;⑨抱位髋关节屈伸。

8)不会爬

①推拉俯爬;②穴位刺激俯爬;③髋关节屈曲助爬;④三点支撑;⑤膝手支撑;⑥协助膝手爬;⑦推足爬。

9)尖足、剪刀步

①下肢按摩与分腿牵拉;②屈髋屈膝;③下肢屈伸牵拉;④小腿后侧肌群按摩;⑤扶蹲重心转换和斜坡板扶蹲重心转换;⑥足背屈牵拉;⑦分腿骑跨;⑧捆绑站立;⑨捆绑跨步站;⑩捆绑牵拉腿。

10)不能站和走

①脊背按摩;②腰骶按压;③腰骶捏脊、叩击;④踏步体操;⑤扶持坐起;⑥扶持蹲起;⑦扶站平衡;⑧带动迈步;⑨扶物行走;⑩扶物踢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