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肩痛系列科普之一——肩袖钙化性肌腱炎

2016年04月17日 1948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是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发生在肩袖肌腱内的钙盐(羟基磷灰石晶体)沉积的自限性疾病。早在1907年,Painter首次描述了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钙盐沉积的影像学资料。相关研究表明: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发病率在2.7%~22%,在有肩痛症状的病人中高达50%。常见的发病年龄为30~60岁,右侧较左侧多见,女性为男性的1.5倍。其中有10%的患者可见于双侧肩袖,大约有70%的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发生于冈上肌腱,其次为冈下肌腱,约占20%。

图1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典型X线表现

一、病因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病因仍不清楚,过去一般认为肩袖肌腱过度使用或老龄化所致的退变是该病最先出现的病理变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肩袖退行性改变、肩袖乏血管区、代谢紊乱及细胞介入调节反应等因素有关。

       钙化之所以通常发生在冈上肌腱,是因为冈上肌是肩袖肌群中退变发生最早的肌肉。而Codman在1934年提出冈上肌腱在大结节止点近侧1cm 范围是乏血管区,血供最差,受应力作用的影响最大,也是引起退变的主要原因,在退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局部钙盐代谢异常导致钙盐沉着,形成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

       也有学者注意到内分泌疾病与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联系,如患有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患者甲状腺激素及雌激素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超过30%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肩袖钙化性肌腱炎,但是尚不清楚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临床表现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期(<6个月)或慢性期(>6个月)。并非所有存在肩袖钙化灶的个体都出现临床症状。

       急性期表现为无诱因或轻微外伤及过劳后,出现肩关节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夜间影响睡眠。在多数情况下,在急性严重的肩关节疼痛发作之后,病人疼痛及钙化灶会在数周后自行消失。少数病人局部持续存在少量的钙盐沉积而无症状。但有些钙盐沉积会持续存在多年,导致慢性症状。如果钙化灶大于1.5cm多有临床症状,肩关节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伴卡感,导致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在一些慢性病例中,可有间断的急性发作伴有疼痛缓解期。

       Uhthoff等根据钙化性肌腱炎的病理过程将其分为三期。

       第一期为钙化前期,是钙化前的早期阶段,患者通常没有临床症状。

       第二期为钙化期,又可分为钙化形成期、静止期和吸收期。

                 钙化形成期,此时可能无症状或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钙化静止期,提示钙质沉积过程的终结。

                 钙化吸收期,可出现极度的疼痛,患者多在此时开始寻求治疗。此时的钙沉积有些像奶油或牙膏。

       第三期为钙化后期。此期疼痛显著减退。

三、诊断

       大多数病人,从X线片上即可清晰地显示钙化影,有时候需要进一步使用螺旋CT扫描来进一步定位钙化灶,或使用MRI来确定是否合并存在肩袖的撕裂、肩关节盂唇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四、治疗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属于自限性疾病,而自限性疾病,指的是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的疾病。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病就不需要治疗了。因为大多数患者,往往在钙化期的急性疼痛吸收阶段来医院寻求诊治。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通常会因为肩膀的疼痛而减少活动,从而加重肩关节的功能障碍,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有9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效果明显,钙化灶吸收较好。保守治疗也一直作为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一线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的手段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治疗、针刺封闭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中医药治疗、物理治疗等。

       调查显示约有1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或不能明显减轻症状,应考虑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传统的切开病灶清除术,或关节镜微创下行关节清理,钙化灶清除,肩峰成形,肩袖修复术。手术治疗的适应症:①对于肩部疼痛持续存在,经规范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的顽固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而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者;②疼痛急性发作,不能耐受保守治疗者;③对于不愿接受较长时间保守治疗,要求尽快恢复日常生活及运动者,近期X线片示钙化灶无明显吸收的患者。

       传统的切开手术,手术切口大,需要剥离三角肌,手术视野局限,手术损伤较大。现阶段的关节镜手术技术成熟,可通过数个小切口,进行盂肱关节的探查,明确其他合并损伤,清除肩峰下滑囊,根据术前及术中各种定位手段,精确清理部分或全部钙化灶,对于同时合并肩峰骨质增生者,可同时行肩峰成形术;对于肩袖受浸润、侵犯者,可在镜下进行修复。相对来说,关节镜手术通过特殊的摄像系统,可清晰地看到相应损伤,手术更加微创,术后恢复更快。

五、我科关节与运动医学专业团队的治疗策略

图2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治疗策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骨科 关节与运动医学专业团队)


附典型病例:

       女性,51岁,反复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8年余。否认外伤史,曾有明显的夜间疼痛,影响睡眠,反复多次于外院行针灸、理疗等保守治疗手段无效,到我院就诊。查体:右肩关节无红肿,肤温正常,肱骨大结节压痛(+),右肩关节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正常,Neer撞击征(+),Hawkins试验(+),疼痛弧(+),Jobe试验(+),右上肢无麻木,肢端感觉及血运良好。

影像学检查如下:

图3 X线片显示:右肩关节退变,肱骨大结节上方钙化灶形成

       患者右肩疼痛,活动受限,曾有夜间剧烈疼痛,患者于外院多方保守治疗后,效果欠佳,虽疼痛有所减轻,但症状不能缓解,合并肩峰撞击,可疑肩袖损伤,完善右肩关节CT及MRI检查。术前完善各项检查,评估病情,排除手术禁忌症,予以手术治疗。

图4 右肩螺旋CT平扫+重建显示:钙化灶位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冈上肌腱处(术前CT有利于钙化灶的定位)

图5 右肩MRI平扫显示:右肩袖钙化性肌腱炎,钙化灶位于冈上肌腱处,其他层面可看到合并的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冈上肌腱损伤

图6 关节镜下探查,可见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图7 关节镜下清理肩峰下滑囊后,可看到钙化灶形成的“草莓斑”

图8 关节镜下以探明钙化灶位置,挑开表层组织后,可见闪闪发光(BlingBling)的羟基磷灰石晶体,典型的“暴风雪”征象

图9 切开钙化灶表面组织后,牙膏样组织随即现身

图10 镜下彻底清除钙化灶后,见冈上肌腱足印区裸露,冈上肌腱部分组织损伤变性

图11 镜下以铆钉修复损伤的冈上肌腱

图12 术后复查X线,可见钙化灶完全清理,铆钉位置良好

图13 关节镜通过4个小切口完成手术

       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右肩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功能改善。

       温馨提示:肩痛系列科普即将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