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风靡医美业的“肉毒毒素”对脑梗中风治疗亦发挥重要作用

2018年01月11日 8955人阅读

12月20日,68岁的任丽英(化名)在儿子的陪伴下做了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缓解了左上肢肌张力过高,治疗效果良好,进一步提高了患肢康复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十分满意。


为满足像任丽英老人同类病症患者的就医需求,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特开设了肉毒毒素治疗门诊。在神经内科专家团的指导下,对中风患者痉挛现象实施针对性治疗,缓解不自主的抽搐、抖动等病症,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毒素,通过阻滞神经-肌肉的信号,使得所注射肌肉发生短暂性麻痹,从而控制症状,缓解痉挛,为进一步的康复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肌电图检查室,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王柳详细了解了患者病情,检查了左臂患肢的伸屈情况,做了肌电图检查,评估了肌肉痉挛症状程度,在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依次选取注射点,按倒V形,在内外侧肌束分别注射。


“患者首次注射治疗,所以剂量小,总共只有100单位。”王柳医生介绍说,肱二头肌注射四个部位,每个注射点注射15单位。肱肌处注射一个部位,注射20单位。肱桡肌处注射一个部位,注射20单位。


注射过程十分顺利,约20分钟注射完毕,全程肌电图监测,患者没有头痛、头晕、恶心等不适感,休息15分钟后,安返病房。王柳医生叮嘱患者,“晚上不要用热水洗擦左臂,不要吃辛辣食物,其他活动不受影响。”



王柳医生表示,肉毒毒素对中风后的痉挛患者,如肢体痉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自理能力,实现正常生活。


患者一年前突发脑梗,经积极治疗及康复训练,现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拄拐缓慢步行,偏瘫步态。为求进一步康复,来院进行康复治疗。


入院康复功能评定:左上肢肌力近端2级,远端1级,左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3级,左侧上肢肌张力屈肘股群1+级,伸肘肌群2级,前臂旋前肌群2级,旋后0级。下肢伸髋肌群1+级、伸膝肌群2级,屈髋肌群1+级、屈膝肌群1级。步行功能:偏瘫痪步态。



“患者脑梗后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住院期间经康复治疗后,现左上肢可抬举过胸,肌张力高,伸肘受限。”康复科杨燕医生介绍任丽英老人病情时说,通过运动疗法、推拿、平衡功能训练、物理治疗、作业疗法等方式,肢体功能障碍较入院前好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