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万病皆损于阳气,正值补阳的最佳时节,教你3招轻松解决!

2021年01月17日 828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朋友跟杏林君说:晚上睡觉手脚冰凉,怎么也捂不热,铺上电热毯、弄上热水袋才能勉强度过漫漫夜晚。

对于这个杏林君也是深有体会,特别是第二天醒来,一觉回到解放前。

除了手脚冰凉,有时走在路上,甚至连屁股都是冷的,穿再多衣服也没用。

对此,杏林君想说,是因为你命中缺阳气!

图片
寒冬,本就是中风、猝死的高发期,稍不注意,抵抗力下降,咳嗽、感冒都来了。

除此之外,寒冬最伤脏腑,其中耗损最严重的是心阳之火和肾阳命门之火。

 图片

在这本该“收藏”的季节,阳气却不断的向外输出,去抵抗寒冬,你不手脚冰凉才奇怪!

这还不算什么,脱发,便溏,腰和膝盖酸胀,四肢肌肉松软都会找上你。就连平时半点凉水、寒性食物都不敢碰,不然容易腹泻、胃痛。

嗨,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还是要再说一次,提醒朋友们保护阳气。

图片

可能有些朋友不太明白
阳气对人有多重要?
中医说,生命之根本在于阳。

阳气,是身体自带的“暖气”,给身体提供能量,让我们元气满满,在冬天也能靠“一身正气”度过寒冷冬天。

而阳气不足的朋友会怎么样呢?

长时间下去,会造成经络瘀阻,伤及脏腑,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同时出现颈椎、胸椎、腰椎等一系列疾病。

严重的,比如男性朋友很容易有腰痛、腰膝酸痛、前列腺等男科问题。

而女性朋友容易有不孕不育、炎症、痛经等问题,甚至还有盆腔肌、子宫肌瘤、囊肿等。

图片
阳虚不可怕
找到源头,解决它

到这,大家可能会好奇,平时也没怎么样,咋就阳虚了呢?

别急啊,杏林君这就来和大家一一解释,只有清楚自己源头在哪,才能把身体养的壮实!

其实,阳虚也分为先天和后天原因。

一部分朋友因为父母本身身体不好,在孕期就受到影响,导致阳气不足。

也有后天原因,比如过多吃生冷食物,造成脾胃损伤,平时没有做好保暖,导致阳气渐渐减少。

甚至很多中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脏器开始老化,阳气渐渐衰弱。

图片

此外,还有肾精的耗损,也会导致阳虚,比如:工作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等。

朋友,别在消耗自己的阳气了,身体真的禁不住“耗”!

因此,大多数朋友都需要在平时注重养阳,稳固我们的后天之本。

图片

为什么很多朋友温补阳气
效果却不好?

那到底该怎么调理呢?

补阳的方法有很多,为什么很多朋友想尽各种办法温补肾阳,但效果往往都不好?

这次杏林君也请到郑源老师为我们解答:



因为,中医治病讲究人是一个整体,并不是缺什么就补什么,还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只有把补阳气的通道打开,才能让阳气升发。



所以对于阳虚体质的朋友,补阳除了最根本的补肾阳外,还需要健脾、升肝。

 图片

图片
固好阳气,稳住精气
超值大礼包——3招搞定阳虚

今天,杏林君就给大家分享压箱宝——3招补阳妙招,安全、高效,让你安心过好年。

这篇文章推荐你一定要看,最好也转发给亲朋好友一起看,因为这套调理方法无价~

补阳第一步:补肾阳
灸肾俞穴3分钟,保护阳气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腰部,是肾精气聚集的地方,有培补肾元的作用。

肾主藏精,精血是生命的根本,艾灸肾俞穴3分钟,能够起到护肾助阳的作用。

 图片

它的位置也非常好找,就在后腰,和肚脐眼正对着,往左右两边走两根手指的宽度,就找到了肾俞穴。
 ▼取穴视频来了

▲肾俞(shu)穴

平日也可双手中指指腹用力按揉 30 ~ 50 次,或者手握空拳敲打30 ~ 50 次,感到暖暖的就可以。

补阳第二步:打通督脉三道关卡
疏通元气运行通道

朋友们,记住了,先灸3分钟肾俞穴,再艾灸督脉,打通通道。当然,冬天嫌冷的朋友,可以敲打督脉!(下文有拍打视频~)

督脉经常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全身阳经,补阳效果非常好,不仅能补心阳之火还能补肾阳命门之火。

所以阳虚的朋友要补充阳气,一定少不了疏通督脉,打通督脉上的三大关卡,让阳气快速升发。

 图片

平时忙,没有时间的朋友看过来,拍就完事了!

图片

别眨眼,无论是拍打的朋友,还是艾灸的朋友,这三道关卡一定要着重疏通:腰阳关、至阳穴、大椎穴(拍打&艾灸),一起来看看吧~

考虑到知识点有点多,朋友们可能一时消化不过来,可所以建议先转发到朋友圈。

图片第一道关卡:灸腰阳关20分钟

腰阳关,腰即腰部,督脉为阳,关即机关,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转动处,如腰之机关。

腰阳关,是阴阳交汇点,相当于阳气通行的“第一关卡”。

很多朋友冬天后背发凉,很大原因就是这里经络不通,阳气无法上行。

 图片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
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这时艾灸腰阳关20分钟,可以改善风寒湿邪所致的腰部冷痛,同时让阳气顺利的往上走。

图片第二道关卡:灸至阳穴15分钟

至阳穴位于背部督脉处的中点
是阳气最盛的地方
也是让阳气通行的重要穴位
可以振奋宣发全身阳气,疏通经血

艾灸腰阳关后,再艾灸至阳穴15分钟,可以协助阳气通达,还能调理背部肌肉疼痛、背部发冷等。

图片
 在背部正中线上
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图片第三道关卡:灸大椎穴5分钟

大椎穴
是身体的“小太阳”
古人称它为“诸阳之会”
在背部的最高点,堪称阳中之阳

所以艾灸大椎穴用来养阳,效果是真不错,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调和体内阴阳。
 

 ▼取穴视频来了


图片
补阳第三步:健脾升肝
升发阳气的“发动机”

可能很多朋友好奇为什么补阳还需要健脾升肝?



中医认为阳在于天,阴在于地,阴阳到达极致后相互转化。阳气从人体出来后,必须要经过升发,才能发挥温煦的作用。

因此,阳气需要肝和脾的升发作用。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一升一降,脾胃正常就会自己升。而肝主疏泄,有推动作用。



图片

所以如果肝不好,脾胃不好,阳气就升不起来。

久而久之,阳气就会变少,损伤到最根本的肾,导致肾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等症状。

健脾升肝和补阳密不可分,我们需要找到脾经和肝经的合穴,来推动经络的经气运行。

图片灸曲泉穴5-10分钟,养肝益肝

曲泉穴,为肝经合穴,气血都聚集在这里,灸一灸,推动肝经经气运行,养肝益肝。

 图片
屈膝,在膝关节内侧横纹头上方
当胫骨内髁之后
于半膜肌、半腱肌止端之前上方

图片灸阴陵泉穴5-10分钟,补益脾气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具有补益脾气、清热利湿之功。

中医里,讲到祛湿总会提到健脾,因为脾经一通,多余的水湿就会顺畅地排出去~而阴陵泉,就是健脾的重要穴位!
 图片
▼取穴动图来了~
图片

注意了,艾灸刚开始1周2-3次,等到感觉身体好很多了,可以调整时间为1周1次。为了避免大家忘记,可以先转发到朋友圈,或者点在看收藏起来。

苏叶还给大家准备了适合日常食补的调理方,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一茶一汤,温补阳气

俗话说的好,药补不如食补,平日里,可以喝一喝枸杞五味茶(枸杞3克,五味子3克,5-10粒)温补肾阳。

图片

也可以食补,当归生姜羊肉汤,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著名的温补名方,据说也是古代宫廷里冬日给皇室的滋补药膳。

一起看看张仲景留给咱们的配方:当归三两(150g)、生姜五两(250g)、羊肉一斤(500g)。

图片

这个方子最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温中补虚,特别怕冷,容易肚子痛的朋友,非常适合这个方子,但是不适合阴虚和体内燥热的人食用。

苏叶在秋冬季特别喜欢吃这个,每吃一次,连续好几天的脸色都好得惊人,效果堪比大牌护肤品了!

另外,还可以吃牛肉、羊肉、韭菜、香菜、南瓜、葱、生姜、大枣等来温补阳气。

为了避免忘记,来回顾下知识点

1、补阳除了最根本的补肾阳外,还需要健脾、升肝。
2、补阳第一步:补肾阳,灸肾俞穴3分钟,保护阳气。
3、补阳第二步:打通督脉三道关卡——腰阳关、至阳穴、大椎穴,疏通元气运行通道(可艾灸可拍打)。
4、补阳第三步:健脾升肝——曲泉穴、阴陵泉穴,升发阳气的“发动机”。
5、一茶一汤
当归羊肉汤:当归三两(150g)、生姜五两(250g)、羊肉一斤(500g)
枸杞五味茶:枸杞3克,五味子3克,5-10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