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北京同仁医院多学科合作成功抢救晚期气道肿瘤患者

2020年03月13日 827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017-04-27

4月7日,在全院职工正在为北京医改紧锣密鼓准备的关键时刻,我院胸外科门诊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患者10个月前因为喉癌在外院做了喉癌根治手术,20天前突然出现了呼吸困难二度,当地医院检查提示气管肿物。去北京吧!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患者辗转于北京多家医院,因为各种原因都未能收治,但患者的病情却在逐步加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于磊

4月7日16点,患者带着一线希望来到北京同仁医院,找到胸外科于磊主任,经查体发现,患者严重呼吸困难二度,随时都有发生窒息的危险,生命岌岌可危。凭着多年经验,于磊主任知道患者的病情充满了不确定性,随时可能出现气管窒息导致死亡,当务之急是先抢救患者生命。但是仅凭一个科室的力量无法解除患者痛苦,类似病例北京同仁医院不止接诊一次,胸外科与头颈外科、喉科以及麻醉科、放射科常年合作,成功救治过多例类似疑难重症。

时间紧迫!经过急诊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呼吸窘迫症状,同时完善各项检查,肺CT显示气管肿瘤位于颈胸交界处,长约6厘米,气管最窄处仅2-3毫米宽。急请头颈外科陈晓红主任、麻醉科潘楚雄主任会诊,会诊认为气管切开位置上下均为肿瘤,只能先气管插管,必须是最细的插管,直径仅有5毫米。

18时40分患者进入手术室,潘楚雄主任带领他的团队凭着扎实的技艺,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插管顺利的通过了狭窄处,患者憋气的症状明显缓解了。气道的通畅,为完善相关检查和讨论进一步治疗方案赢得了宝贵时间。

于磊主任和陈晓红主任再次讨论,考虑气管的肿物是喉癌手术时造瘘口转移可能性大。肿瘤侵犯气管范围较大,并且已经长到胸骨后边,手术难度极大。气管切除范围过大,会给肿瘤切除后的气管修复造成巨大风险;肿瘤所处位置造成无法进行气管造瘘。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后,拟定于4月10日给患者手术,力争完整切除肿瘤。

4月10日15点30分,手术正式开始,首先头颈外科马宏智副主任医师行气管肿瘤活检,术中冰冻病理明确是鳞癌。然后由于磊主任与陈晓红主任配合,切开胸锁关节,术中发现气道被肿瘤完全覆盖,最狭窄处只有3毫米,此时出现了难题:患者系肿瘤复发,癌肿已经侵犯锁骨下4厘米,肿瘤切除后这么长的缺损该如何修复?简单的办法就肿瘤姑息切除,带上套囊气管回家,可是这是一位非常年轻的患者,是家中的顶梁柱,部分切除意味着肿瘤很快复发,无论如何也要挽救这位患者!

经过反复计算,陈晓红主任提出大胆构想:完整切除气管肿瘤和纵膈淋巴结,利用他设计的独特的内乳穿支岛状皮瓣进行气管修复重建!此时气管前壁缺损面积非常大,达7厘米长。陈晓红主任精心设计了一个非常细的岛状皮瓣,不厚不薄,刚好缺损的气管前壁吻合上。当缝合结束,检验皮瓣回血良好。11日00点30分,经过9个小时不懈奋战,成功完成手术!短短两个月内,这个多学科团队用同样的技术连续挽救两例类似患者。北京的春寒料峭,两位主任凌晨走出手术间,室外星光点点,他们没有疲惫,胜利的喜悦在他们心头荡漾…

患者在术后第6天就顺利出院。这台风险极高手术的成功,得益于胸外科、头颈外科和麻醉科的通力协作,也彰显了北京同仁医院医治疑难重症的综合实力。

为了生命的嘱托,他们付出的一切都值!

感谢文字提供:胸外科 杨兴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