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关于儿童肺炎,家长的误区可能“耽误”了孩子

2016年11月12日 324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时期,之所以容易发生肺炎,是由其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气管狭窄,纤毛少、运动差及肺泡少、易被黏液阻塞等导致炎症扩散,加之免疫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因此对成人来说微不足道的上呼吸感染也很容易引发儿童肺炎,并且比较严重。

如不及时、规范治疗,极易并发败血症、脓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

小儿肺炎症状

小儿肺炎一般有发热、咳嗽、呼吸增快,烦躁不安,喘憋等症状,同时可伴有精神萎靡,拒食,腹泻等其它临床表现。小婴儿常见拒食、呛奶、呕吐及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肝脏增大、面色苍白、口周发绀、腹胀、腹泻等。

然而,一些家长面对小儿肺炎的认识误区,可能成为肺炎致命的“帮凶”!

误区01

不咳嗽不高烧病情就不重陈教授提醒家长尤其要警惕的是,新生儿因为免疫功能低下,咳嗽反射亦尚未形成,胸廓发育相对不健全,呼吸肌软弱,呼吸运动表浅,不会深呼吸,往往没有上面说的发热,咳嗽,也没有典型的呼吸困难,多数仅有反应差、不哭、拒奶,口吐泡沫,严重时体温反而不升,这些症状有时会被粗心的家长忽视,从而酿成悲剧。

误区02

扛着不住院不输液引发肺炎的病因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和其他病原体,故临床上将肺炎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

一般普通轻症的肺炎多由单一病原体引起,但绝大多数重症肺炎是由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需要住院使用足量的抗生素严格按疗程治疗。陈教授指出,对于小儿肺炎,有些家长对其严重性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往往重视不够,在治疗的方式方法上如是否住院、是否输液甚至用什么药及用药的时间上,依从性较差,直接导致部分孩子病情恢复慢或出现反复。

误区03

症状一消失就停止治疗肺炎治疗的原则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病原治疗,原则上是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由于检测手段有限或是检查结果难以迅速回报,患儿的病情又必须争分夺秒救治,所以多数时候需要凭医生临床经验指导用药;

二是对症治疗,缓解、消除各种症状,如退烧、镇静、吸氧、平喘及抗心衰等的治疗;三是营养支持治疗,如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等。

小儿肺炎一定要坚持按疗程彻底治疗,不要急于出院或过早停药。即使症状消失了,也要坚持治疗够一个疗程。因为表面上看似没有症状,肺内的细菌并没有完全消灭干净,如果不继续治疗,有可能死灰复燃,出现严重后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