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421条结果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5%-50%。近20年来,虽然不断有新药问世但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在DLBCL患者中一线治疗地位始终未被超越;且一线免疫化疗仅能使约60%的患者治愈,仍有30%-40%的患者会面临复发难治问题,这类患者治疗通常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差、生存期短,有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DLBCL患者中约20%患者对一线标准治疗原难治(即治疗无效或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20%-25%患者会在一线标准治疗缓解后早期复发(治疗后2年内复发),部分患者会在一线标准治疗后晚期
    李进 主任医师 2021-06-03 15:21:27
  •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颅外实体之一,占小儿恶性肿瘤的8%~10%;其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可发生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晚期。NB的治疗主要为联合化疗、放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尽管采用上述治疗可使晚期NB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 CR),但仍有超过50%的患者最终复发或死亡[1]。复发性NB是指经多学科综合治疗达CR后4周在原部位或其他部位出现新病灶,难治NB定义为经2~4个疗程诱导化疗后疗效评价为化疗中进展( progression disease, PD);其对常规治疗疗效
    张强 主任医师 2018-11-27 16:39:48
  • PFS接近50%。所以这个提高应该用amazing来形容。 Q9:适用于复发难治大B淋巴瘤治疗的其他新药展望 现在Pola用于难治复发的研究结果还是不错的,Pola(CD79b)其实是药物偶联的药,CD79b就像弹道,它带了一个弹头,是Mme类的化疗药,所以说它是一个药物免疫偶联的药物。所以Pola将来可能是很期待的一个药,甚至现在一线里Pola联合R-CHOP治疗的结果我们也很期待。刚才说的Bcl-2抑制剂,最初是用于慢淋,后来发现它对髓系白血病效果也很好,现在对于滤泡淋巴瘤,包括在弥漫大B里的双表达和双打击也有效果。 对于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现在的治疗日新月异,我们有非常多的武器,所以
    信红亚 副主任医师 2020-08-06 20:37:48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5年 11月第 26卷第 11期张青 韩明哲 秘营昌 肖志坚 邱录贵 冯四洲 杨仁池 李睿 卞寿庚 王建祥  随着化疗方案的逐渐完善和成熟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治疗的完全缓解 (CR)率已经达 60%~80%。但仍有大约 20% ~40%的患者由于原耐药而归于难治。近年应用氟达拉滨 ( Flud)、 阿糖胞苷 (Ara2 C)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G2 CSF)组成 FLAG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性AML,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应用此方案治疗了 27例难治、 复发性 AML患者 ,初步评估了该方案的疗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张青结果1 AML患者对
    张青 副主任医师 2018-09-03 20:00:46
  • 、甚至是30%多。还有TP53,这可能是我们肿瘤医生最大的一个难题。因为TP53的这种抑癌基因的失活也好,或者说异常表达也好,它存在于非常多的肿瘤里。现在这两年我们试图去从基因层面把弥漫大B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类,比如说MCD亚型,中枢的、睾丸的、乳腺的淋巴瘤基本都是这个类型。所以现在什么样的病人预后不好?我刚才说过的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评估的,这个病人会不会存在高复发的风险,或者原的耐药,那么这些预后因素我们都会去考虑。Q3:复发难治弥漫大B淋巴瘤是否建议重新做病理相关基因检测这个其实是特别重要的,在过去我们没什么药可选择,我们现在有很多,或者也可以接一线的自体移植。但是目前我们没有很多的靶向
    信红亚 副主任医师 2020-08-06 20:41:50
  • 近期,一位复发胶质瘤患者于我院成功接受治疗,效果显著。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年轻女性患者,6年前检查诊断为高级别脑胶质瘤,自此她走上了抗癌之路。当年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胶质瘤III-IV级。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并接受了正规的同步放化疗。一直规律随访至2018年中旬,头颅MRI提示脑肿瘤术后改变,未见明显复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2018年底患者出现头痛进行加重,伴有恶心呕吐,行走困难,紧接着患者出现纳差,嗜睡,生活自理困难。在家属陪同下至医院行磁共振检查示:双侧额叶多发巨大占位,强化明显,考虑高级别胶质瘤复发。患者丈夫这些年在抗癌的道路上提心吊胆,而这个
    高阳 副主任医师 2019-07-15 10:02:08
  • 2018年5月11日上午,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会议室,一场由中美神经外科专家针对儿童胶质瘤联合会诊成功进行。13岁的杨x因头痛伴肢体无力行头颅MRI检查,发现丘脑胶质瘤。于3月10日在唐都医院成功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病理结果显示为间变型胶质细胞瘤,同时还进行分子病理检查,了解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放化疗。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举磊因杨X有亲戚一直在美国生活,了解到孩子的病情后,主动提出希望能联系美国神经外科医生进行会诊,对后期治疗提供帮助。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举磊教授同意了这一提议,定于5月11日上午进行中美神经外科专家联合会诊。王举磊教授团队与美国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神经
    王举磊 副主任医师 2018-07-18 09:17:39
  • 我科正在进行CART免疫细胞治疗复发难治的B淋巴细胞肿瘤患者,入组条件:复发难治病例,包括两次以上诱导治疗未缓解,复发患者,无移植条件的患者。预期生存期2个月-2年。病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所有患者要求为CD19+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张青方法:采用自体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制备嵌合抗原受体CD19的免疫细胞,然后回输费用:基本是免费的已有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缓解率大于80%,同化疗一样,具有一定的风险。联系方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朱阳敏医生。
    张青 副主任医师 2018-09-03 20:00:19
  • 肿瘤“作战”。②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肿瘤,高度表达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贝伐单抗可以高度选择性的作用于VEGF,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持续控制肿瘤的效果。2009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推荐贝伐珠单抗用于复发胶质瘤的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近年来,有关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国内外不少学者报道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放疗TMZ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效果可观,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毒性可耐受。经过与家属深入沟通,他们选择配合治疗,不放弃任何尝试的机会。患者3个
    高阳 副主任医师 2019-03-08 19:27:51
  • 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药物的帮助下能够坚持工作和学习。也就是说,大部分患者能够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能够独立的生活。对于难治(病史3年以上,经过2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不佳)、有严重自杀企图或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建议通过手术改善症状。   第五代脑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是治疗难治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手段之一,运用外科手术直接对病人的脑部组织进行治疗,这也是现代医学最为精深、复杂的技术之一。尤其在国外,很多难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通过接受手术治疗改善了症状,回归社会。   但是,不是所有难治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可能通过手术改善症状的,临床上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即将来临之际
    吴景文 主任医师 2016-09-23 16:05:28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