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5,875条结果

  •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9.2%,仅次于胶质瘤。临床上,脑膜瘤生长很缓慢,病程长,有的患者在肿瘤长到很大仍可不出现症状,也可能根据肿瘤生长位置的不同可能出现不一样的症状表现。近日,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接诊医的脑膜瘤患者中有一位主要症状为下肢无力的患者。患者罗某,77岁,陕西西安人,退休职工。患者于2月前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无力症状,未在意,未行任何治。近来,患者上述状逐步加重,随即就诊于某医院,检查发现右顶叶镰占位病变,考虑脑膜瘤,给予输液治疗,症状好转。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唐都医院,门诊以“右顶顶叶镰旁脑膜瘤”收住神经外科五病区。完善检查
    贾栋 副主任医师 2018-04-13 17:03:57
  • 儿科医生问家长 腿疼篇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 张月萍教授第四篇 孩子是腿疼还是下肢无力?尹墨3岁半了,不爱走路,老让人抱,他的理由是“腿疼”。尹墨爸爸带他来想查查孩子有没有缺钙。尹墨长得比同龄孩子瘦小,但小腿肌肉比大腿肌肉略微丰满(假性肥大),追问病史,尹墨走路经常毫无原因摔倒,但并未引起家长重视。3岁半的孩子应该能轻松地双脚离地跳起来,但尹墨做不到,他蹲下站起来也很费力,要用双手扶着自己的小腿,抬起臀部,使上身与地面平行,然后双手交替上移扶着膝盖、大腿,才能慢慢直起腰来(Gower征+)。接下来为尹墨做的辅助检查显示:肌酸激酶达9942U/L(约为正常值高限的50倍),肌电图显示肌源性
    张月萍 健康号 2020-06-17 07:44:29
  • 经常有患者来就诊,叙述自己坐着没事,平卧没事,但是走一段时间后双下肢无力或一侧下肢无力,憋胀,但是休息一会,或者坐一会,或者蹲一会儿,就又可以行走了,这是典型的腰椎管狭窄的表现;如果没有骨科的知识,绝大多数大夫难于判断该种疾病,其实腰椎管狭窄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但是它体征少,也就是说大夫检查时抬腿活动都没有问题,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行走距离越来越短,但是做CT和MRI都可以轻松确诊。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骨科张立兴
    张立兴 副主任医师 2018-11-27 16:04:21
  • 椎管内脊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脊膜的纤维细胞,是一种良性脊髓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50岁~70岁之间,女性患者发病率是男性患者的数倍;80%的椎管内脊膜瘤位于胸段椎管。 分享一例“胸8椎管内脊膜瘤”病例,希望能够对医生朋友和患者朋友们认识疾病提供帮助。 病情简介 患者老年女性,59岁,退休职工。 主诉 双下肢麻木2+月 病程 患者于2+月前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给予按摩理疗,效果不佳;双下肢逐渐出现麻木,从脚尖向上发展,发展至肚脐水平,逐渐出现双下肢站立、行走无力。呈进行性加重,曾转身时出现下肢无力
    李维新 副主任医师 2016-09-18 16:50:48
  • 家人陪她下来到王主任门诊。  颈椎病患者只要出现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就要手术?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搞清楚患者的下肢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像这位患者的情况,从她的片子上可以看到在颈4-5处有较大的椎间盘突出,并且已经严重压迫到了后方椎管里的脊髓,这正是她出现下肢无力、走路不稳的主要原因。  术前影像学资料:      这位患者的颈椎病属于脊髓型颈椎病,这种情况一般确诊后都要尽快手术。脊髓是大脑向周围神经传送信息的重要通道,如果这个地方受到压迫,脊髓上传下达信息的能力受到限制,大脑就不能很精准地控制下肢运动等功能,这让患者的下肢就没有那么灵敏了。而脊髓损伤又是不可逆的,为了挽救功能,最好还是要
    王作伟 主任医师 2024-03-28 21:31:24
  • 如今生活中,久坐这个问题,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但一旦出现腰腿疼痛,就要注意了,如果经保守治疗还没有缓解,就要考虑是不是椎管内肿瘤。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例中年女性朱某,53岁,近段时间主要表现是行走不稳,双下肢无力,踩棉花感等症状。一个月前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前期诊断为缺钙或炎症、脱位引起的,开了些口服的药,建议回家观察,但是用药后好转迹象。后慕名联系到我院神经外科五病区贾栋主任,接诊后经过详细检查和科内会诊,确诊胸椎管内脊髓内肿瘤,建议手术治疗。经多次术前讨论和术前评估,顺利为患者实施手术,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较好。神经外科是诊断及治疗中枢、周围及自主神经系统及其支撑结构的医学,是神经
    贾栋 副主任医师 2018-07-02 10:33:08
  • 痉挛性脑瘫患儿手术治疗后,原本异常高的肌张力术后明显降低,但是有些患儿会出现走路时下肢无力,两腿迈不开步子,像这种情况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脑瘫专家常崇旺教授介绍:FSPR手术降低患儿的肌张力,使患儿肌张力趋于正常。但是由于手术,肌张力降低的同时,肌也随之下降,则会出现腿无力的现象。所以目前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康复训练,训练患儿的肢体力量,使患儿尽快的可以接近正常走路水平。但康复训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做到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免给患儿造成其他的伤害。康复训练一定要做到坚持,只要坚持就会看到效果。在对脑瘫患儿进行肌提高的康复训练中,患儿本身的主动运动相对由康复师或家长起主导作用的被动
    常崇旺 主治医师 2021-07-22 15:49:44
  • 单侧下肢麻木、疼痛、僵硬、发凉、发抖、无力、颤抖等症状,行走困难,经常打软腿,易绊倒,有的患者有行走踩棉花感或头重脚轻感。之后,会发展为双侧或单侧上肢麻木、酸胀、烧灼感、疼痛、发抖、无力以及活动不灵活等,甚至不能进行执笔、握筷子、端碗、系扣子等双手的精细动作。也有患者诉说一个或多个手指、肩部、上臂和前臂疼痛、麻木。同时可能出现胸腹部麻木、疼痛,身上如有紧带子捆绑的感觉,以至于感到胸闷憋气不适。在症状加重的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膀胱、直肠括约肌障碍,表现为尿急,一有想排尿的感觉时便急不可耐,有时排尿控制不好,甚至会尿裤子,排尿无力、尿不尽以及便秘等,严重者小便潴留或小便失禁。部分男性患者还有
    李维新 副主任医师 2018-08-22 13:55:51
  • 33岁,男性,浙江籍,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功能下降,2011年找某三甲家医院做了手术,一点没有效果,2012年找到国家著名大医院专家手术仍然没有效果(前两次手术没有真正找到脊髓圆锥髓周动静脉瘘(PMAVF)的瘘口,没有有效的切断供血动脉、闭塞近端引流静脉),逐渐加重,行走困难了。来到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戴大伟教授专家门诊,收入院第三次手术。由于是第三次翻修手术,局部神经、血管、脊髓粘连紧密,在显微镜下稳扎稳打、分离病变,找到瘘口,妥善切断,得到完全治愈!手术成功的前提是:1.了解该疾病,了解患者血管畸形的血管构筑;2.扎实的显微外科技术;3.患者绝对的信任!再次深深感谢患者和家属的托付。术前的脊髓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2021-08-11 16:38:27
  • 33岁,男性,浙江籍,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功能下降,2011年找某三甲家医院做了手术,一点没有效果,2012年找到国家著名大医院专家手术仍然没有效果(前两次手术没有真正找到脊髓圆锥髓周动静脉瘘(PMAVF)的瘘口,没有有效的切断供血动脉、闭塞近端引流静脉),逐渐加重,行走困难了。来到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戴大伟教授专家门诊,收入院第三次手术。由于是第三次翻修手术,局部神经、血管、脊髓粘连紧密,在显微镜下稳扎稳打、分离病变,找到瘘口,妥善切断,得到完全治愈!手术成功的前提是:1.了解该疾病,了解患者血管畸形的血管构筑;2.扎实的显微外科技术;3.患者绝对的信任!再次深深感谢患者和家属的托付。术前的脊髓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2021-07-04 11:17:0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