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23条结果

  • 戏剧性缓解。    一般激素治疗需1~2年。过早停药或减量过快会导致疾病的反复。因长期服用皮质激素易出现许多并发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尤其老年患者更易并发。所以,在激素治疗同时需要加用钙剂和维生素D。激素应尽量减到最小剂量维持。也有约10%~20%的风湿性多肌痛患者单用非甾体抗炎药就能控制症状。但对于难治的、激素依赖或减量困难的患者可考虑加用病情缓解药,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雷公藤苷等。    风湿性多肌痛的预后良好,通常经过适当正规的治疗,疾病可被迅速控制、缓解或治愈,也有少数患者复发与缓解交替甚至迁延不愈。若长期得不到确诊治疗,到疾病后期可并发肌肉废用萎缩,肩和
    吕良敬 主任医师 2018-11-06 18:16:58
  •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很少见于50岁以下的患者。女性发病率大约是男性的2倍,据瑞典的一项调查,其年发病率为17/1000 000,而对于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可达50/1000 000。最近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则发现风湿性多肌痛的发病率在意大利为12.7/100 000,在挪威则为112.6/100 000。显示本病在北半球的发病率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加。     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出现全身症状,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而体重下降和疲乏无力也很多见。本病的发病较隐匿,但有时很急,患者甚至可准确说出疾病开始的时间。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初即有肌肉症状,最早受累的多为颈、肩部肌群,有的患者因此被误诊为凝肩或脊髓
    刘湘源 主任医师 2019-09-19 17:25:55
  • 风湿性多肌痛会痊愈,所以一定要正确的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和正常心态,也要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积极的配合治疗。风湿性多肌痛一般不会影响寿命,而且经果有效治疗,病情完全可以痊愈,只是容易复发,所以也要注意定期随诊。风湿性多肌痛通常可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都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若诊断无误,1周内症状应明显改善,ESR开始下降。ESR接近正常时可逐渐减量,维持量5-10mg/d,维持时间不应少于6~12个月。减量过早、过快或停药过早,可导致病情复燃或复发,大多数患者在2年内可停用激素,少数患者需小量维持多年。
    孔维萍 主任医师 2021-04-27 08:18:12
  • 活检无炎性肌病的依据。(5)抗核抗体和其它自身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通常均为阴性。(6)肩、膝或髋关节可有少量滑膜腔积液,为非特异性炎症性反应。【诊断要点】老年人有不明原因发热,血沉增快和不能解释的中度贫血,并伴举臂、穿衣、下蹲及起立困难,在排除肿瘤等其他疾病后要考虑风湿性多肌痛。1 诊断标准:可根据下述6条临床特征作出诊断:(1)发病年龄≥50岁。(2)颈部、肩胛部及骨盆部肌肉僵痛,至少两处,并伴晨僵,持续四周或四周以上。(3)血沉≥50mm/hr(魏氏法)。(4)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阴性。(5)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15mg/日)治疗反应甚佳。(6)需除外继发性肌痛症。2 鉴别诊断
    杨新新 主治医师 2018-07-19 06:34:24
  • 前阵门诊接诊一老年女病人受肩痛困扰三月,前期误以为肩周炎,忍痛坚持锻炼一段时间,结合针灸推拿治疗均未见起色。细细问来,肩颈痛,双臂抬举困难,疼痛至哭,夜间无法安睡,检验指标除了血沉升高,并未发现其他异常,断定不是常见的肩周炎,而是一小众病----风湿性多肌痛风湿性多肌痛发病率较低,知晓率更低,发于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70~80岁最多,女性多于男性,约2~2.5倍。随着人口老龄化,该病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可能。临床特点为颈、肩胛带和骨盆带肌疼痛和晨僵,部分伴有低中度发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化验可见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因此,当老年人出现肩颈和臀部肌肉僵痛且伴有血沉升高,谨防风湿性多肌痛
    陈薇薇 副主任医师 2021-03-20 17:01:53
  • 。(5)抗核抗体和其它自身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通常均为阴性。(6)肩、膝或髋关节可有少量滑膜腔积液,为非特异性炎症性反应。【诊断要点】老年人有不明原因发热,血沉增快和不能解释的中度贫血,并伴举臂、穿衣、下蹲及起立困难,在排除肿瘤等其他疾病后要考虑风湿性多肌痛。1 诊断标准:可根据下述6条临床特征作出诊断:(1)发病年龄≥50岁。(2)颈部、肩胛部及骨盆部肌肉僵痛,至少两处,并伴晨僵,持续四周或四周以上。(3)血沉≥50mm/hr(魏氏法)。(4)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阴性。(5)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15mg/日)治疗反应甚佳。(6)需除外继发性肌痛症。2 鉴别诊断 :(1)巨细胞动脉炎
    杨敏 健康号 2018-07-11 21:25:53
  • 疼痛是常见的困扰老年人的问题之一,尤其常见颈肩、腰腿等部位,有时梳头、刮面、穿衣、下蹲、上下楼梯都有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而有时患者或医生误以为这是老年退行性疾病,殊不知,这很可能是一种可以被很好控制的疾病——风湿性多肌痛。 【什么是风湿性多肌痛?】 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PMR)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下发病少见,随年龄增长发病渐增多,女性较男性2-2.5倍。国外报道风湿性多肌痛发病率为(20.4-53.7)/10万,7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112.2/lO万,我国虽然尚无确切的数据,但临床并不少见
    薛鸾 主任医师 2017-02-26 09:31:45
  • 增厚,双手MCP退行性改变;双手近端指间关节(PIP)B超示:双手PIP退行性改变。根据王阿姨的病史、症状及入院化验检查结果,入院诊断首先需要考虑:风湿性多肌痛、重度骨质疏松。由于多种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的临床表现与风湿性多肌痛相似,故在确诊风湿性多肌痛时需要进行排除。目前,医生主要给王阿姨如下治疗方案:慢作用药物+短期小剂量激素+补钙。治疗1周后,王阿姨的症状较前减轻,一直维持治疗。 风湿性多肌痛是50岁以上老年人常见的炎症性风湿性疾病,是一种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容易误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近端肢体炎疼痛,以肩胛区、臀部及颈部肌肉疼痛及晨僵
    陶庆文 主任医师 2018-06-11 09:49:54
  • 。         风湿性多肌痛患者虽然主诉很多,症状很重,但查体却很少有与此相关的阳性体征,呈现典型的症状与体征不相符的状况。实验室检查也只有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等)增高。因此,诊断完全是依靠临床表现的特征和临床医生的认知性度。         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要点和治疗理念           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阻止病变进展,防止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经过适当的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的病情可迅速控制、缓解或痊愈;亦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疾病后期也可出现肌肉废用萎缩或肩囊挛缩等严重情况。         风湿性多肌痛如不伴发巨细胞动脉炎,预后较好。所以风湿性多肌痛的治疗可以相对保守,一般2年内可以停药。
    李明 主任医师 2018-07-27 13:33:09
  • 风湿性多肌痛是一种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以颈部、肩胛带肌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血沉升高、伴或不伴发热等全身反应为表现的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颈肌、肩肌、髋部肌肉僵痛,肢体上抬受限。具体发病机制不明。该疾病引起的疼痛并不能被非甾体抗炎药明显缓解,其主要治疗方式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对其的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国内研究发现中药汤剂能有效改善症状,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孔维萍主任出诊时间 中日友好医院本部:周一、周四、周五上午M栋25诊室
    孔维萍 主任医师 2020-09-17 16:49:35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