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60条结果

  • 脑出血就是我们说的脑出血,需要我们做的检查是颈部血管彩超、头颅CT,头颅MRI、MRA、头颈CTA、脑血管造影DSA。不管是脑出血、脑梗死、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脑血管造影,DSA。 脑出血预后,这都是大家想知道的预后,一般可以分为这几种情况,1、预后良好2、走路画圈3、一侧肢体功能障碍4、生活不能自理5、植物人状态
    李俊强 住院医师 2024-12-29 15:42:05
  • 10克、白附子8克; 6、失语者,加远志12克、郁金12克; 7、上肢不遂者,加桑枝15克、姜黄12克; 8、下肢不遂者,加桑寄生15克、杜仲15 克。 五、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原则: 个体化、分型、分期进行治疗: 1、溶栓治疗 即发病后3天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2、抗凝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必须作凝血检测。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其中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 3、抗血小板药物 (1)阿司匹林,是经济、实惠、安全及最
    张峰 主治医师 2017-08-23 18:54:54
  • 1.什么是脑出血脑溢血)? 脑出血,即老百姓所说的“脑溢血”,为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颅内出血。 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者高发。脑出血的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病,此类脑出血属于高血压病的一种最严重也是最高级别的并发症之一,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极为严重的症状,甚至短时间内影响患者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活动,造成患者的死亡。基本上中国的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小区都有“脑溢血”的患者。北方发病总体高于南方,男性发病总体高于女性。 脑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分类,不同部位决定病人不同症状,也影响着病人预后。(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2021-01-19 12:57:51
  • 脑梗死(即脑梗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需要抗栓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波立维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或者华法林,达比加群酯,拜瑞妥等抗凝治疗),以预防下次再发脑梗死。但是一部分脑梗死患者以往曾经有过脑出血,甚至有些患者不知道以往有过脑出血。这样,在抗栓治疗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容易导致出血。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即使以往没有脑出血,脑梗死患者接受抗栓治疗后,特别是较强的抗栓治疗后会发生危及生命的脑出血。如果以往有过脑出血,那么更加容易发生这种不幸的事情。因此,可以采用新的磁共振方法(磁敏感序列,SWI)来敏感的排查是否发生过脑出血,用以更加合理的使用抗栓药物。上海九院神经内科医生通过对380多位
    刘建仁 主任医师 2018-12-02 10:41:54
  • 脑出血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出血复发和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Kubiszewski P等,JAMA Neurolo 2020年8月31日更多摘要重要性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被广泛用于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但与普通人群首次脑出血(ICH)的发病率增加有关。因此,决定用SSRIs治疗脑出血幸存者,必须在脑出血复发的潜在风险和抑郁症状的假定益处之间取得平衡。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ICH)患者使用SSRI是否与脑出血复发及抑郁症状减轻有关。设计、设置和参与者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三级护理中心进行的脑出血纵向队列研究,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3.2个月(四分位间距
    刘建仁 主任医师 2020-09-05 16:06:00
  • 脑出血损伤中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表型:治疗机会。 尽管对脑出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脑出血的预后仍然是毁灭性的。脑出血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神经炎症,特别是过度表现为从循环中浸润的促炎性中枢神经系统固有小胶质细胞和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促炎性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产生损伤促进因子,包括炎性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活性氧。相反,具有潜在修复和抗炎作用的调节性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在脑出血后的早期阶段被超越,它们的有益作用似乎被促炎性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所压倒。本文就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激活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脑出血后细胞损伤的多种机制。我们回顾了旨在抑制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促炎
    刘建仁 主任医师 2020-08-16 17:20:59
  • 柳叶刀神经病学. 2020年10月28日;S1474-4422(20)30369-0。脑出血患者的氨甲环酸(STOP-AUST):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2期试验PMID:33128912 DOI:10.1016/S1474-4422(20)30369-0摘要背景:尽管脑出血导致了全世界5%的死亡,但除了卒中单元护理之外,很少有循证治疗策略存在。氨甲环酸可减少急性创伤和月经过多等情况下的出血。我们的目的是评估氨甲环酸是否减少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出血增长。方法:我们在澳大利亚、芬兰和台湾的13个脑卒中中心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者主导的2期试验。如果患者年龄在18岁或
    刘建仁 主任医师 2020-11-07 16:06:07
  • 大脑中动脉主干的分叉处,动脉瘤顶端有很大的破口,在已经临时阻断血管近端的情况下仍在喷射性出血;郑主任沉着应对,顺利夹闭动脉瘤瘤颈,出血即刻停止,同时载瘤动脉保护良好,然后全部清除脑内血肿。术后一周左右,患者神志恢复清醒,言语对答正确,左侧肢体瘫痪也较术前有所恢复,术后两周拆线转康复治疗。郑学胜主任指出,大脑中动脉瘤经常会表现为单纯的脑内血肿,而没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此时要非常警惕,如果误以为是普通脑溢血,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去清除血肿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对于紧邻外侧裂和前纵裂的脑内血肿,一定要同时做CTA进行排查。另外,后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在出血量很大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脑内血肿,但通常是合并
    郑学胜 主任医师 2023-03-15 16:40:48
  • 没有高血压还会得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吗?发表者:许鹏 国庆假期朋友聊天时,说起“没有高血压怎么还会脑出血瘫痪了呢?”。脑梗塞和脑出血医学上统称“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它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可控手段。那么,如果没有高血压病史还会得脑卒中吗?这就要从脑卒中的病因讲起。凡是引起脑动脉病变的因素,都可成为脑卒中的病因。除去高血压外,常见的病因:(1)颅内小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2)全身动脉炎性病变影响脑动脉: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病)、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许鹏 健康号 2018-10-20 07:43:46
  • 脑出血(ICH)又称“脑溢血”、“出血性卒中”,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是一种常见而又难治的疾病,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根据《中国脑出血诊疗规范(2021版)》,脑出血患者的致残、致死率较高,患者1个月死亡率高达35%~52%,6个月末仍有80%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徐老伯(化名)今年73岁。今年2月,其在打乒乓时,突感头晕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送医至就近医院。经查,患者右侧基底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右侧基底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情平稳后,徐老伯来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健康号 2024-08-23 09:40:34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