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条结果

  • ,可并发严重血小板减少。经过积极升高血小板治疗及继续抗结核治疗,获得治疗成功。下面摘录的是l位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患儿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并出现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例,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王欣欣、李红报道的。患者,女,4岁。主诉:反复腹胀一年余。患儿7月龄时母患肺结核。出生后接种过卡介苗。体温:37℃,精神好,神志清,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充血,心肺(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包块,神经系统检查(一)。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12.55* lOg/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为44.6%,淋巴细胞百分数为46.9%,血红蛋白为83g/L.血小板计数为289*09/L ;红细胞沉降率为
    叶英 主任医师 2018-11-09 12:15:52
  • 肠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犯肠道所致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常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同时存在。肠结核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女略多于男。肠结核一般都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偶有因饮用带菌牛奶或乳制品罹患牛型结核者。病人原有开放性肺结核,因经常吞咽含有结核杆菌的自身痰液而继发感染;或经常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又忽视消毒隔离措施可引起原发性肠结核。盆腔内结核病灶,如女性生殖器结核的直接蔓延也可引起本病。结核杄菌经血行播散感染肠黏膜者比较少见。 分型 :本病可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两种,后者较为少见。肠结核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但以回盲部最多见。本病的病理变化取决于
    巩雷 副主任医师 2018-11-29 14:58:52
  • 腹部肿块是指的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由于各种原因所形成的异常的肿块,腹部肿块多数来源于腹腔内的疾病,少数来自腹膜后的病变。根据腹部肿块的不同部位,考虑引起的病因也是不一样的,今天就来详细给大家讲述一下。 引起右上腹部肿块的原因,主要考虑是肝胆的问题,如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肝硬化,肝脓肿,肝淤血,多囊肝,肝血管瘤,胆囊积液,急性胆囊炎,淤胆性胆囊肿大,胆囊癌等。 引起中上腹部肿块的原因,主要考虑是胃,肝,胰腺,小肠,肠系膜,横结肠,腹主动脉,腹主动脉瘤或某些腹膜后肿瘤。比如说慢性穿孔性溃疡与周围组织黏连,胃扭转,胃扩张,球部溃疡伴幽门梗阻,胃平滑肌瘤与肉瘤,胃淋巴瘤,胃癌,肝左叶癌,肝囊肿,肝脓肿
    马静 副主任医师 2018-08-31 17:19:26
  • 1。腹部肿块的位置确定肿块的位置可了解肿块的来源。某个部位的肿块多来源于该部位的脏器。如右上腹的肿块多来源于肝脏、胆囊或肝曲结肠。带蒂包块或肠系膜、大网膜的包块位置多变。肠管分布区的较大包块,如果伴有梗阻,肿块可能为该段肠管内肿物。如果不伴有梗阻,多来源于肠系膜、大网膜或腹膜后脏器。多发而散在者常见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腹膜结核或腹腔转移癌。2。肿块的大小在脐周围触到较小的肿块可能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巨大的肿块多发生于肝、脾、胰腺、肾脏、卵巢及子宫等脏器,以囊肿多见。如包块大小变异不定,甚至可消失,可能为充气的肠曲引起。3。肿块的形态圆形表面光滑的包块,以囊肿为多。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
    杨斐 住院医师 2018-03-15 20:49:07
  • 乳腺结核是一种多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或肠系膜淋巴结构的疾病,经血行传播至乳房所引起的结核,临床较少见。病因:大都是继发于肺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的血源性播散的结果,或是由于邻近的结核病灶(肋骨、胸骨、胸膜或腋淋巴结结核)经淋巴管逆行播散或直接蔓延而引起。临床表现:1.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病程缓慢。 2.初期局限于乳房一处呈单一或数个结节状肿块,不痛,边界不清可与皮肤粘连,肿块液化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形成一个或数个窦道或溃疡,分泌物稀薄伴豆渣样物。溃疡皮肤边缘呈潜行性,分泌物涂片染色偶可找到抗酸菌。 3.患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 4.可伴有低热、盗汗、血沉快。治疗:1.增加营养、注意
    周亮 副主任医师 2018-01-21 17:46:52
  • ,如学龄儿童;外界刺激如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以及内分泌因素;肠道淋巴系统对外来微生物及毒素等物质的反应性增生[4];也可见于肠道及肠道外疾病,如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炎症性肠病、阑尾炎、肠套叠、过敏性紫癜、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道肿瘤、肠道外临近器官的感染、炎症等等[4,5]。因此,B超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必须要结合患儿临床资料作出正确解读才有临床意义,部分患儿可能是生理性或反应性增生,只有少数是病理性。4.诊断要B超影像结合临床,注意鉴别诊断腹部B超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需符合以下几点[5]:患儿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前驱病史,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发热
    邱立 2018-01-02 21:36:26
  • 正常或轻度升高; 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 目前常采用的诊断标准为: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探及2个以上淋巴结回声,并且长轴直径10mm或短轴直径5mm,或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丰富。 鉴别诊断:需注意与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等疾病鉴别 解决方法 ——小儿推拿,艾灸 小儿推拿 调理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还能起到弥补药物之所不及的作用。现将其中几个常用手法介绍: 1、补脾经 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蘸食用淀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
    王立强 主治医师 2024-06-22 10:54:59
  • 引起蛋白丢失性肠病的疾病很多,按照引起蛋白从肠道丢失的机理可分为:(1)肠道黏膜破损,血浆蛋白直接漏入肠道,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等;(2)肠道黏膜完整,但对蛋白质的通透性增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嗜酸性胃肠炎、过敏性疾病等;(3)肠道淋巴管阻塞,如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小肠淋巴瘤等直接累及淋巴管,或缩窄性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静脉回流障碍,间接造成肠道淋巴管内的压力增高。有些疾病引起蛋白丢失性肠病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有些疾病可能通过上述一种以上的机理导致肠道蛋白丢。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罕见的蛋白丢失性肠病,1892 年由Milroy首先报道
    刘继喜 主任医师 2021-03-05 18:06:38
  • ,如学龄儿童;外界刺激如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以及内分泌因素;肠道淋巴系统对外来微生物及毒素等物质的反应性增生[4];也可见于肠道及肠道外疾病,如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炎症性肠病、阑尾炎、肠套叠、过敏性紫癜、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道肿瘤、肠道外临近器官的感染、炎症等等[4,5]。因此,B超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必须要结合患儿临床资料作出正确解读才有临床意义,部分患儿可能是生理性或反应性增生,只有少数是病理性。4.诊断要B超影像结合临床,注意鉴别诊断腹部B超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需符合以下几点[5]:患儿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前驱病史,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发热
    邱立 2018-01-02 21: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