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条结果

  • 完成3年的住院医师(resident)培训、3年的心内科专科医师(cardiologyfellow)培训以及2年的心脏电生理专科医师(EPfellow)培训,通过考核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电生理主管医师(EPattending)。美国EP医生的日常工作以病人为中心(patientcentered)是全美医疗体系恪守的基本原则。一位心律失常病人从门诊或急诊入院后,依病情轻重缓急,普通内科或心内科fellow会带领住院医生先行诊治,并将病情向attending汇报。如病情以心律失常或药物难治性心衰为主,会联系心律失常专科(arrhythmiaservices)会诊,由医师助理(PA
    万清辉 副主任医师 2017-11-06 07:04:24
  • 一个细节和线索,但我们不能错杀一千。如果拿不准诊断,可以告知前往心内科专科或上级医院,或进一步检查来确诊。切莫随便给大家带冠心病的帽子!这顶帽子很沉重,会压垮那些不是冠心病的人们。我们不但要3.15打假冠心病,我们从今以后要打假冠心病。
    王星 副主任医师 2021-02-07 14:20:17
  • ,如不伴有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常无重要意义,常见的病因为风心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亦可见于肺心、冠心、心肌病等。若您通过内科进一步检查确无器质性心脏病,不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通常是无病理意义的。由于无病理意义,即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会对其有影响的。但是,如果有其他伴随病症,请到心脏专科就诊。建议您定期复查,心内科专科咨询诊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右心室的右束支电传导异常,生物电信号向右心室传导延迟,右心室收缩延迟。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如果不伴有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常无重要意义。建议您到心血管内科随访咨询。心房纤颤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
    姜文 副主任医师 2019-03-04 09:51:32
  • 心脏病人仍需要在口腔及其他医学操作前预防性服用抗生素,大部分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不需要预防用药。七、问:如果我打算怀孕,该做些什么?答:如果你打算怀孕,建议先和你的医生沟通。怀孕能加重二尖瓣狭窄的症状。正因为此,医生也许会建议你在怀孕之前治疗二尖瓣狭窄。来自美国的UPTODATE翻译:杨艳 修改:于泓杨艳医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内科心内科专科医师的培训,为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心内科工作,现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工作,除了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多次抢救成功急性心梗、急性肺栓塞、重症心肌炎、恶性心律失常
    于泓 主任医师 2018-10-16 16:03:06
  • 缝合于血管壁,血液通过支架流动。(图2)手术治疗——手术打开胸腔,通过移植血管修复受损的主动脉,使血流能够恢复正常流动。 图2未修复降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也需要长期治疗,包括:每天服用一种或多种降压药避免剧烈运动规律随访影像学检查,评估夹层是否变大或有血液持续漏入夹层——如果有上述加重的情况,有时需要转为手术治疗。来自美国的UPTODATE翻译:杨艳 修改:于泓杨艳医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内科心内科专科医师的培训,为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心内科工作,现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工作,除了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于泓 主任医师 2018-10-16 15:50:07
  • ,控制医疗费用;改善营养及心理状况。心脏康复的流程:心脏康复患者筛选心脏康复患者检测与评估个体化运动处方指导实施及评价运动处方包括: 方式、强度、时间、频率, 注意事项。常见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有氧运动: 走步、跑步、骑车、游泳、固定踏车、平板等。阻抗运动方法有: 俯卧撑、哑铃或杠铃、运动器械以及弹力带。心脏康复的项目:运动心肺功能测试: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康复评定(含咨询)疲劳度测定心功能康复评定运动疗法:全身肌力训练徒手体操呼吸训练泓心医生团队康复项目负责人:杨艳医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内科心内科专科医师的培训,为心血管专业
    于泓 主任医师 2018-10-16 16:11:57
  • 如果您已经明确诊断为冠心病,那么您以后就需要长期坚持服药、不能停,没有哪一种药物是治疗冠心病的特效药,您所需要做的是找到心内科专科医生,让医生根据您的病情为您制定详细的药物治疗方案;如果您没有经过心内科专科医师诊断冠心病,建议您去心内科就诊,明确是否存在冠心病。
    2017-07-05 07:36:53
  • 情况下均可产生的一种心跳不适体验,它并不一定与心律失常有关,但临床上对心悸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心悸不仅可由心律失常引起,也可由心理障碍引起。大多数继发性心悸患者无潜在严重心脏疾患,但却可有普遍而持续的心理问题。心理因素影响躯体感觉,当心悸患者有或无心律失常但同时伴有心理障碍时,会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影响患者的愈后,并使医疗资源浪费。对功能性心律失常患者,仅有少数患者需要心内科专科治疗,但对伴有心理障碍的心律失常的患者,仅仅通过检查劝说使他们放心的做法并不能彻底改善患者症状。经过严格评估的进一步的治疗,尤其是精神治疗可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
    苏显明 主任医师 2016-06-19 21:29:28
  • 247-261页.杨艳医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内科心内科专科医师的培训,为心血管专业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心内科工作,现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工作,除了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多次抢救成功急性心梗、急性肺栓塞、重症心肌炎、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等危重病人。2016年顺利启动心脏康复项目,又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良好的闭环服务。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五上午泓心医生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基地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沂路279号,浦南医院南院二楼预约电话:021-20302591;4009202323泓心医生团队是于泓医生组建的一支专门为心血管疾病
    于泓 主任医师 2018-10-16 16: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