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44条结果

  • 恶性大肠肿瘤患者的存活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癌的分化程度、浸润肠壁的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率等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分化大肠癌:其淋巴结转移率比较低,患者五年存活率较高,可达90%以上。第二、低分化大肠癌:如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其淋巴结转移率比较高,则患者的五年存活率相对较低,有的可达30%左右。因此,恶性大肠肿瘤患者的存活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建议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治疗的患者生存率较高。
    张献中 副主任医师 2022-03-17 09:31:11
  • 恶性大肠肿瘤患者的存活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癌的分化程度、浸润肠壁的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率等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分化大肠癌:其淋巴结转移率比较低,患者五年存活率较高,可达90%以上。第二、低分化大肠癌:如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其淋巴结转移率比较高,则患者的五年存活率相对较低,有的可达30%左右。因此,恶性大肠肿瘤患者的存活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建议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治疗的患者生存率较高。
    张献中 副主任医师 2022-03-15 14:39:58
  •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肿瘤? 在消化科门诊遇到的很多病人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其中很多人就诊时诉说以前大便很正常,现在大便不正常了,结果一查肠镜,发现了大肠癌,有的还已经发生了转移,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时机。所以提高对大肠肿瘤的认识及筛查非常有必要。 大肠分为结肠和直肠两部分,主要位于右下、侧腹部、上腹、左侧腹、下腹直至肛门。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第3位。随着我国居民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据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我国女性结直肠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男性居第4位。陈竺部长在2008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
    吴军 副主任医师 2018-07-12 16:00:20
  • 大肠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起病隐秘,早期症状不明显,如何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现在归纳整理相关的早期信号,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1.有大肠癌家族史,目前已明确大肠癌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所以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均患此病者,其后代发病率居高不下。2.有大肠家族性息肉病史,息肉虽然是良性疾病,但随着病情进展仍有癌变可能,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癌变机率增加。因此有了肠息肉,要积极早期治疗。3.大肠癌患者术后再现腹部或排便异常,癌胚抗原持续升高,应及时复查结肠镜,以排除大肠多原发癌的存在或术后复发的可能性。4.曾患有消化道肿瘤(如胃癌)、乳腺癌等,这些肿瘤与大肠癌的病因同源。5.
    冯智军 主治医师 2017-07-12 00:46:36
  • 椭圆形小溃疡,其表面常覆以黄白色渗出物,严重者有大的不规则溃疡。   (7)大肠肿瘤其他鉴别诊断:如花柳性淋巴肉芽肿,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肠憩室炎等,可借助症状、体征、x线检查和纤维肠镜检查以资鉴别。 大肠癌术后应注意   大肠癌术后要按医生指定时间作肠镜检查,因为有些大肠癌术后可在大肠的另外地方发生癌瘤。 老年人大肠肿瘤的类型 一、乳头状腺癌   肿瘤组织全部或大部分呈乳头状结构。乳头可细长或较粗短,其向肠壁浸润的部分,常可见乳头突出于大小不等的囊状腺腔中。   通常乳头的间质较少。乳头表面被覆的上皮多为单层,也可复层,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不一。 二、管状腺癌   是大肠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
    闵春明 健康号 2018-07-29 13:17:15
  • 发病有遗传性、散发性或家族性。结直肠癌的遗传类型已得到广泛证明,特征是有家族史、幼年起病,并存在其他特异性肿瘤和缺陷。家族性腺瘤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一直以来都是当前许多研究机构的课题,我们得以对结直肠癌的病因有了深入了解。 家族性结直肠癌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对于家庭中年龄较轻(50岁)及亲属关系较近的成员,其患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增加。随着家族中结直肠癌患者个体数目的增加,这一风险也在增加。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的第一代亲属,他们发展成癌的可能性要两倍于普通人群。这一类人群的遗传特征是当前许多研究的主体。在许多关于家族性结直肠癌的研究中已发现存在遗传多态性、基因修饰及络
    刘菲 主任医师 2018-08-02 20:23:38
  • 直肠癌 大肠远端15cm内发生的癌肿与结肠癌的遗传学、生物学及形态特征有相似性。但直肠有独特的解剖结构,且位于腹膜后,位于狭窄的盆腔中,靠近泌尿生殖器官、自主神经及肛门括约肌,使得手术过程相对困难。此外,在适当的解剖平面行准确切除意义重大,因为若切除了包埋直肠系膜的盆内筋膜可能引起术后疾病的复发,而如果侧面切除无血管的解剖组织,可能损伤混合的植物神经,引起男性阳痿,两性的膀胱功能障碍。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刘菲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直肠癌症状是便血。有时会误认为是痔疮,因此延误了正确的诊断,以至于肿瘤至进展期。其他症状有粘液便、里急后重及排便习惯的改变。  直肠癌的鉴别诊断包括
    刘菲 主任医师 2018-08-02 20:20:33
  • 失去正常的向成熟的演变,细胞死亡,开始以越来越难以控制的方式浸润。随着这种无法控制的浸润,细胞在肠腔表面积聚形成息肉。浸润进一步加剧,细胞结构破坏,细胞越过粘膜肌层变成浸润性癌。即使在这种演变过程中,结直肠癌肿发生的过程以有序的过程浸润生长,逐步侵犯到粘膜肌层、结肠周围组织、淋巴结,最后至远处转移。 散发性结肠癌 有癌家族史的病人患癌的风险增加,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但目前最常见的结直肠癌还是散发性的,并没有相关的家族史。 尽管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在整个大肠都是一样的,但结肠和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直肠局限于骨盆中。直肠在盆腔内运动受限,因此磁共振检查
    刘菲 主任医师 2018-08-02 20:14:39
  • III 临床表现 结肠癌的症状差异很大,无特异性,有时取决于结肠肿瘤的部位以及肿瘤对肠腔压缩的程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要比左半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生率增加。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至少一半的结肠癌位于近端结肠,可通过可曲式乙状结肠镜能够观察到。结直肠癌可引起出血,导致红色的血液出现在粪便中(便血)。右半结肠肿瘤的出血可引起黑便、柏油样便(黑粪)。这种出血经常是无症状的,只在常规血红蛋白检查中发现有贫血才进一步检查到。男性或非月经期的女性若有缺铁性贫血,应该进一步检查发现来源于胃肠道内的出血。出血是结肠癌常见的表现,但1/3的证明是结肠癌的病人其血红蛋白是正常的,粪隐血实验也是阴性
    刘菲 主任医师 2018-08-02 20:13:47
  • 腺瘤-癌的发展顺序 腺瘤到癌的发展顺序是大多数结直肠癌的发展要经历的过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支持这一假设:结直肠癌的演变经历着从良性息肉到浸润性癌的过程,早期对基因通路的研究证明了这一假设的合理性。但在结直肠癌的分子起源发现之前,对于结肠癌是新生成还是从良性息肉演变而来存在相当大的争议。尽管是有一部分病例,其结肠癌来源于新生的正常黏膜,但这样的例证很少,腺瘤-癌顺序的正确性目前已被所有的机构所接受。支持这一假设的有以下一些观察结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刘菲 l        研究发现,大的腺瘤要比小的腺瘤更容易发展成癌,息肉越大,发展成癌的危险性越大。尽管腺瘤的细胞学特征很重要——绒毛状腺瘤要比管状腺瘤有更高的风险——息肉的大小也是很重要的。直径小于1cm的管状腺瘤变成癌的危险性低于5%,而直径大于2cm的管状腺瘤变成癌的危险性就高达35%。大于2cm的绒毛状腺瘤有50%的几率发展成癌。 l        在大多数浸润性结直肠癌中发现有残留的良性腺瘤组织,提示残余的良性细胞可演变成恶性细胞。 l        已观察到良性息肉转变成癌。有报道称直接观察到良性息肉逐步进展变成恶性细胞。 l        结肠癌病人中经常发生结肠腺瘤。约1/3的结直肠癌病人也会有良性的结直肠息肉。
    刘菲 主任医师 2018-08-02 20:10:42
1 2 3 4 5